7月26—27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粮食流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来自28所高校、3家科研院所、33家企业的200余人参会,聚力推进粮食流通与现代服务领域内的科研融通、产教融汇和人才融合。
会上,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五家企业被授牌为“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大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所与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西麦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奥派信息产业股份公司12组合作单位进行了现场合作签约。
会上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分别进行了科研成果发布以及技术和人才需求的发布。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唐培安教授代表江苏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中心发布了中心及其协同单位在国家粮食储备安全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他表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粮食流通领域的粮食损耗相当于全球产量的5%左右。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生产、收获、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等多个环节,中心在多环节全链条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助力节粮减损,但是,相关成果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在一些企业不能实现技术落地。
唐培安举例说,粮食储备粮储备周期一般是3—5年,这期间粮食在粮库中会生虫、发霉、结块等一系列问题,“为增加储粮安全性,中心已推广低温储粮技术多年,但不同粮库存在差异性, 因此会产生非常多的环境变量,根据温度、湿度等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匹配不同技术路线、制定相应策略。”唐培安说,中心同时还在建设智慧粮库,实现远程实时地实现粮库的环境控制,在降低粮食损耗的同时保持粮食品质,“这些都需要校企联合针对具体项目进行二次创新,更快更好地推动技术的革新和应用,在这过程中也可以更精准地培养行业真正所需的人才。”
本次大会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财经大学科学研究院、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栖霞区人民政府、江苏省粮油学会、现代粮食工程与营养健康产业学院协办。
当天,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曹阳、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区长、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王承江,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等领导出席大会。全国政协常委、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辞,副校长张炳主持大会。
全国政协常委、校长程永波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粮食流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响应,也是积极顺应粮食流通和现代服务协同发展的主动作为。程永波表示,通过“粮食流通”与“现代服务”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粮食产业与服务产业的精准对接、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精准对接,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南京财经大学愿加强与全省相关产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密切对接,找准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切入点”“结合点”,聚力推进人才融合、科研融通、产教融汇,协同构建“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成果转化模式,高水平建设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应用场景,促进粮食产业与现代服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助力江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区长、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王承江表示,作为南京市唯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农业“三业并兴”的主城区,栖霞区以科教产才融合发展为重要战略,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优势,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聚合资源推动协同创新、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放大优势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三区深度协同发展,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体系,聚力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曹阳表示,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国之大者”,江苏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流通和产业大省,将聚焦粮食流通等重点环节和领域,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培育建设为抓手,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差异化的培育路径,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市场融合,全面推进生产领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粮食流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粮食行业高层次产业人才的有效供给,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促进粮食产供储销各重点领域与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行业协同发展,为粮食行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致辞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高等教育界有三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围绕新质生产力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战略定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要主动对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急需紧缺,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动高校在国家战略需求产业领域的科教融合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实现教育界与产业界在对话对接中的互利共赢。
(2024-07-28 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