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滨海县滨淮镇规模最大的养猪场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年仅24岁的大学生村官刘介勇成了该养猪场的场长,成为当地乡亲邻里间的热门话题。
去年5月,我省首次选拔千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苏北五市经济薄弱村任职,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的刘介勇成了滨海县滨淮镇东滨村村主任助理。初来乍到的刘介勇从老书记口中得知,东滨村在滨海县滨淮镇的西北端,全村村民共725户,耕地5467亩,人均纯收入只有4677元,是个经济薄弱村。去年8月开始,刘介勇花两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聊农事,干农活。一次,他在与村养猪技术能手王怀同交谈时了解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收益不大。刘介勇又用两个月时间逐一走访了全镇60多户养猪大户,到市肉联厂等屠宰单位了解肉价行情。业余时间,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了有关养猪政策和技术知识。今年1月,一份《关于在滨淮镇兴办规模养猪场的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报告》摆在了镇党委书记刘政的办公桌上,得到镇里的大力支持。
1月26日的村民大会上,刘介勇与合伙人王怀同登台承诺仔猪由我们提供,防疫等技术由我们来搞,你们只要按照要求来饲养,亏了算猪场的,赚了大家分。这一表态打消了村民的所有顾虑,这不是只赚不亏吗?我们养!;
为筹措资金,刘介勇软磨硬泡,最终说服父母,把家里积蓄多年准备给他结婚的6万元钱挪用了过来,租下一养殖户的7间简易猪舍,买来4头母猪繁育仔猪。
; ;这个小伙子有头脑,有干劲,砌猪场的日子里,那么冷的天,他就搬到猪场旁的小屋子里睡,看护物品。合伙人王怀同对刘介勇赞叹不已。按照规划,养猪场的全部投入预算需130万,一次性投入根本不现实。刘介勇想出好点子分三期完成。第一期,进苗猪,育肥猪。商品猪的养殖周期通常是3个月,可以将所赚的钱继续投资。第二期,将钱用在培育母猪繁殖上,这样做可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第三期,计划将优良品种杂交,培育新品种。这样分步投资,就可以解决资金不能一步到位的难题。截至目前,他们的养猪场已经有3头母猪产下36头仔猪,规划中的猪舍三期工程也已顺利完成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