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0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
都市圈八城市聚首; 共商携手发展事宜

新闻背景
新的形势下,单一城市“孤军奋战”时代已经过去,唯有用经济的力量打破行政区划,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昨天,在“2010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上,南京都市圈8座城市,以及皖江产业带部分城市的官员、学者聚首,共商区域经济发展事宜。“兄弟们”围坐在桌前,观点涌动,火花四溅,今天迸发出的思想火苗,明天也许将左右都市圈城市的发展轨迹。
观点一:产权重组,实现宁镇扬港口“一体化”
在香港,港口对城市GDP的拉动为15%,上海则为10%,而南京港对南京的拉动只有1.2%。南京港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却没有能产出“金蛋”。中国对外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认为,新的环境下,南京港应该走“组合港”的捷径,即“宁镇扬港口一体化”。
他说,目前,如果宁镇扬都埋头搞“综合港口”,同质化竞争,未来一定是死路一条。但如果把“1+1+1”的算术题做好,效果将远远大于3。
国内外经验显示,“组合港”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优势明显高于单体港口。以南京港为例:南京港集装箱吞吐量每增加1万标箱,可以拉动南京市GDP增长21.35亿元;而南京“组合港”集装箱吞吐量每增加1万标箱,可以带动宁镇扬GDP增长38.62亿元。
有人说,跨区域整合难度很大,其实这并非“纸上空谈”,可以通过产权重组来实现。目前,国内已经有成功案例,如青岛港、深圳盐田港等。
观点二:根据各市资源配置,打造各具特色创意产业
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寥寥几名员工,却可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创意产业被誉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但由于缺乏统筹,南京都市圈各市的资源未能有效配置。
昨天论坛上公布的《南京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尝试根据各市资源进行分工。比如,建议南京打造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多承办世界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博览会,建设面向都市圈的现代文化创意中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博物馆、艺术馆等。
马鞍山自然环境优美,紧邻南京,可以依傍南京侧重发展中转旅游和特色旅游。建议马鞍山立足于建设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区。
芜湖可以依托方特欢乐世界的巨大市场,将主题公园与动漫相结合,打造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此外,扬州可以打造都市圈文化生活宜养区,镇江定位为都市圈文化旅游区,淮安、巢湖、滁州则立足于成为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区。
观点三:降低服务业成本,吸引制造业聚集
在江苏社科院院长刘志彪眼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是“蛋黄和蛋白”的关系。
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都市圈,唯有降低了服务业的成本,才有可以对制造业形成凝聚。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未来中国会崛起越来越多的“本土”跨国公司,只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才能吸引这类企业集聚。
有人问,服务业实力雄厚的上海,离南京仅一个多小时车程,南京都市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均教授分析,上海的服务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南京都市圈基本服务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要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心,而南京都市圈的服务业,具有发展成为区域性、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条件。
观点四:提高“向心力”,南京现代服务业还得加把劲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范从来说,实现“同城化、一体化”需要有向心力,可令人惋惜的是,南京虽然被称为“都市圈老大哥”,但“向心力”还是欠缺了点。
比如,在宁镇扬板块中,南京的中心地位就不突出,宁镇两市明显向上海在靠拢。究其原因,和都市圈产业布局相关。
综观世界各个都市圈的发展格局,制造业因为对成本比较敏感而集中都市圈的周边地区,服务业则在都市圈中心地区集聚发展。按此模式,在宁镇扬一体化中,南京作为大城市,作为一体化的中心应该是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为主,而镇江、扬州则是以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为主。南京要成为宁镇扬区域的中心,现代服务业必须有更快、更超前的发展,为周边区域提供金融、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听市长们畅谈“对接”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高铁时代的来临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也为我们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未来将有6—8条高速铁路在南京交汇,南京将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但是这个“机遇”又是一把“双刃剑”,高铁让人们来得方便,也让人们走得更容易。“快交通”的背景下,我们还要营造“慢生活,”,让人们办完事还有兴趣停留,或许是听一场音乐会,或许是去购物。
扬州市副市长纪春明:同城化一定要在交通一体化上加强。现在,扬州人到南京需要1个半小时,要是“互通”缩短为半个小时,那就自然而然同城化了。围绕铁路公交化,我提出实现宁扬“半小时都市圈”的建议,开设动车组,两地实现45分钟到达。在公路交通上,建议启动建设浦仪高速公路。
芜湖市常务副市长赵馨群:建议南京都市圈在信息网、园区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大家要打破行政区划,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无缝对接的体制,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对接。
滁州市常务副市长袁华:滁州与南京的公路、水路、公交客运一体化进展还得快马加鞭。马滁扬高速是沟通南京都市圈的重要通道,希望和兄弟城市一起,共同推进马滁扬高速、宁淮高速前期工作尽快开工。目前,宁滁快速通道滁州段已经通车,希望南京加快浦口区域的道路建设进度,争取全线通车。
巢湖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晓健: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区域合作的大局观念,抱团组织各类以区域品牌为主的大型经贸活动。比如,继续通过联办重大投资项目洽谈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将各自的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人文优势等汇聚成整体优势,增强区域招商引资的整体影响力和成功率。
宣城副市长李明:宣城是安徽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省辖市,虽然不在南京都市圈内,但却可以成为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共同的“后花园”和“菜篮子”。目前宣城探明的矿产资源就有50多种,拥有大量的自然与文化景观,风光旖旎,同时还是华东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名词解释:
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巢湖市(包括市区及下辖的和县、含山县),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
皖江产业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
(2010-11-29; 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