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江苏经济报〗“治菜”工程应从“减费”开始

治菜工程应从减费开始

一边是市民抱怨菜价太贵,一边是菜农直呼种菜赔钱,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两难境地,折射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种种隐忧。518日,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的现代商品流通论坛暨全国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年会上,来自全国的流通问题专家就此进行了“集体会诊

消费者买菜为什么贵?南京财经大学张为副教授介绍说,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一家一户式的小生产方式,让农户的种植总是“跟着感觉走,常常是根据往年的行情来做决策,缺少必要的信息指导,分散式、自发性的生产模式难免盲目性,以至于出现了田头菜价远远低于成本的情况。田头菜价很低,而菜场、超市的菜价却不低,其中缘由何在?张为付认为,这与流通运输环节中的诸多问题有关,比比皆是的收费、罚款等,怎一个“乱字了得!

相关数据显示,农产品运输70%-80%依赖于公路运输,我国又是世界上收费公路最多的国家,农产品运输过程中遭到收费站层层扒皮,这些费用最终都打进了成本,老百姓买菜时实际上还需要支付运输农产品的公路建设费用,这样的菜价怎能不贵?

河北经贸大学纪良纲教授说,虽然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开始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过路过桥费,但在不少地方,这一惠民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有人甚至玩起文字游戏,在“生鲜农产品的范围上做起了文章。有些地方还在过路过桥费之外,设立了其他收费项目,如有偿办理禁区通行证等,还有各种名目的罚款,甚至还有媒体爆出公路罚款与财政分成的内幕,难怪一些部门罚款的积极性那么高。农产品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运到城里,还要经过批发、零售环节才能到达市民手里,这其中除了正常费用、利润和税收之外,还要缴纳摊位费、进场费、卫生费等,在有些批发市场甚至连保鲜用的冰块也需按重量缴纳进场费。

除了乱收费、乱罚款外,全国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柳思维分析说,蔬菜种植离城市越来越远也是菜价高企的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原来城市郊区的菜地都被征用了,副食品跨区域调运比重不断提高,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流通成本的增加,同时还因运输时间大大延长而导致损耗的增加,尤其是鲜活农产品,这也势必助推菜价的上升。

如何才能既为菜农增收又为市民减负?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等与会专家开出药方:“治菜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减费开始,不仅要监督检查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坚决取消各种名目的收费罚款,而且要通过政府出资回购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其次,可以通过“农超对接、农户联合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减少盲目性,降低生产流通风险;此外,还要通过政府补贴、强化监督等途径,让菜场超市的摊位费、进场费降下来,使之回归公益本质。

  (2011-5-19;;江苏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