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金陵晚报〗生活中最真的“黄执中”

黄执中与大学生记者合影。

;;; 1114晚,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从外校“组团”赶来“一睹偶像真容”的同学。六点半,身穿条纹衬衫、牛仔裤,戴着书生气质眼镜的黄执中匆匆而至。和比赛视频中深入人心的形象有所不同的一点就是,当年标志性的中分发型换成了如今精神的板寸。

;;; 眼前的他温文尔雅,看上去少了辩论场上的杀气,多了份平易近人。他笑着说,“我更喜欢别人叫我学长。”不少同学称: “看了这么多年的黄执中学长,都是在硬盘上,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真人,就是亲切,像邻家大哥哥一样。”

意外的抽签与辩论结缘

;;; 很多人会好奇,是不是执中学长从小就有着超人的语言天赋呢?其实,学长小时候从来没想过会与辩论结缘,甚至还有点自闭症,连语言表达也有一定困难,而就是这样的他在高中时候参加社团被抽签分配到了辩论队。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生活玩笑,让他发现辩论场上的发言比生活中简单多了。他说:“我第一次公开对人说话就是在辩论台上。结果我发现这个对我而言实在太轻松了。我之前不敢和别人讲话的原因,是因为我不确定我说的话别人想不想听,也很不会找话题,担心别人对我讲的话不感兴趣,但是这些问题在辩论当中都不存在。你的话题很简单,就是在黑板上写好了,然后对方一定有兴趣听,等下就会来反驳你。”

;;; 生活如一场舞台剧,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也许这就是上天故意安排的这次意外的抽签。于是,从高中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辩论生涯,这一开始也就不知何时是尽头了。

辩论往往是有意义的谬误

;;;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不会辩论而争吵,丧失了辩论原有的韵味。在玻尔定律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与小真理相对的是谬误,而与大真理相对的则是另一个真理。执中学长说:“辩论,就是要让人们愿意听”,是要去“确认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去说服对方”。

;;; 因为辩论辩的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一句不标明任何方向的话就不会出错。譬如在“爱情与面包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两个都重要当然是正确的,但没有意义。而这个问题的存在就是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但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有出错的可能了。所以,辩论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带着人们熟悉的问题,让问题越辩越深。

;;; 同时,学长也指出,生活中往往要注意“不能让我们的辩论知识闯进我们的常识世界”。

;;; 例如“他不重,他是我兄弟”这句话,人人都懂其中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绝不会有哪个不知趣的人偏要以理论来解释“难道DNA可以改变地心引力吗?”所以,生活中那些滥用甚至炫耀自己辩论之才的人,往往会遭到人们的讨厌,就算是常识也不可冒犯我们的逻辑世界。

保持好奇才是辩之真谛

;;; 辩论在一般人看来,也许就是群舌之战,大家对一问题来“辩”个真明白。在这位辩论界的传奇人物心目中,辩论所意味的却与众不同。执中学长很幽默地打了个比方,一个三岁小孩,他最早学会的一件事就是问“那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事是这样的?”

;;; 辩论就是让你变得像一个小孩一样。人长大了以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已经定型,因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答案都已固定,好奇心就会退缩到低于三岁小孩的地步。虽然看上去大家的年龄只有十几岁但你的判断已经有几十岁了,你开始变得很老。而辩论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像一个小孩一样重新思考问题,“什么是笔”、“什么是桌子”、“为什么相信美国总统是奥巴马而不是刘德华”。这种三岁小孩的问题,当你重新想一遍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三十岁都未必能够回答。

;;; 他还说,世界上最悲哀的就是,大家年纪还这么轻,判断却这么老。当我们能够重新像婴儿一样认识这个世界,重新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那这个乐趣是无穷的,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他希望同学们能从辩论中发掘出讨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乐趣。

;;; 看来,辩论决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竞赛,更不是为了表演。它最大的魅力是源自于对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充满好奇,在辩论中得到成长。

【人物简介】黄执中,知名辩手。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唯一的两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得主,连续3次获得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2002-2003年连续两年被华语辩论网评为“华语辩坛十大风云人物”。黄执中辩论风格儒雅动情、逻辑思维相当缜密,以极强的语言感染力开一代辩风,被誉为“宝岛辩魂”。因在辩论上登峰造极的才华赢得了海内外众多辩手的尊重,曾经有对手在辩论赛中当场由“对方辩友”改称他为“执中大哥”。

;;; 2011-11-22; 金陵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