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教授: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区别,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和动态发展的概念,涵盖经济上落后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工业化进程的实现,科学革命过程,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维内涵。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人民至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创新突破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是不断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过程。
人民主体地位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发展。
从实践本体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定位。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人口规模巨大的典型化特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超14亿人口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从价值取向看,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的伟大实践,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蛋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是通过优化分配“分好蛋糕”,共享发展成果;三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2022-10-21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