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南财人物 > 正文
一针一线,指尖上翻飞出青春的色彩—访我校优秀校友张雪

张雪与刺绣作品


绣出江南韵,郎自南财来;

钻研非遗艺,致敬传承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优秀校友——“姑苏绣郎”张雪的故事。

张雪,男,1988年生,苏州镇湖人,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11级优秀毕业生。当代青年刺绣家,薛氏刺绣第四代传人,江苏紫金文化创意青年人才,苏州姑苏宣传青年拔尖人才,新工艺运动大奖获得者,现任苏州弥惟工作室艺术总监,苏州博物馆苏绣志愿讲解员。其作品于2014~2016年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艺博银针杯金奖,并于2022-2023年期间打造出了全球首幅三维苏绣《玉兰花开》,让刺绣“动起来”。随后,张雪又成功创作出“瓷绣”,完美结合了刺绣的柔软精细与瓷器的厚重感。

绣梦翩然,镇湖传承

出生在镇湖刺绣世家的张雪,从小就被母亲在绣花绷架前忙碌的身影所感染,他沉醉于苏绣作品的绚丽世界之中,那些或繁复或清雅的刺绣作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出于“刺绣是女儿家的事”的传统观念,母亲薛金娣并没有把苏绣技艺传授给儿子,而是让他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

2011年,张雪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毕业。那时的他,不仅拿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硕士的offer,还拿到了一份优质金融行业的offer。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会离开故乡到异国求学的时候,就在所有人他的生活将跟传统手工艺毫不相干时,张雪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选择留下来,接起传承的担子。

问及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他回忆起过去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张雪惊讶地发现,曾经鼎盛一时号称有“八千绣娘”的镇湖,如今在他这一代人中从事苏绣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这一代人,35岁以下从事苏绣的,不到50人。”面对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现状,张雪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毅然拿起银针,在母亲薛金娣的悉心传授下,成为了一名“姑苏绣郎”,开始了“用青春延续文化传承”的征程。

张雪创作刺绣作品


创新意蕴绣续传统

“传统的苏绣市场品种单一,产品题材缺乏创新,且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年纪稍大的中老年人。我尝试用美与设计的角度去诠释苏绣,一心专注于苏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多方拜师学艺之后,在2015年张雪与自己的年轻团队一起创立了苏州弥惟刺绣品牌——弥惟是英文“ME WE”的音译,寓意“我、我们,大家一起学苏绣”。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张雪和团队一起在传统苏绣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突围”,开启了一场持续数年的“苏绣的可能性实验”。

然而,当张雪设计的产品首次在她的家乡展示时,也遭遇到了一些质疑声。作为苏绣的主要发源地,镇湖历史上“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刺绣传统深厚。许多镇湖人认为,张雪的作品留白过多,图案又显得太过现代,与传统格格不入。“就连我的母亲起初也对我的设计持怀疑态度,她说:‘你绣得这么简单,怎么会有人喜欢呢?’”张雪回忆道。

压力面前,张雪还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风格,经过几年的探索,变化也在一点点呈现,事实证明,张雪的选择是正确的。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张雪的作品连续三年获江苏省艺博奖金奖。2014年获奖作品为《四季》,作品大部分留白,意蕴悠长。2015年获奖作品为《佛》,几案上,从香炉中生出的烟惟妙惟肖,巧妙地成了“佛”字。不过,让张雪最看重的还是2016年获得江苏省艺博奖金奖的《星空》,“这部作品对于我来说最有纪念意义,可以说是我作品的一个分水岭。”从这幅作品开始,张雪觉得苏绣也可以很“现代”,在当代大有可为。”

苏绣新生,融入生活

“苏绣不是阳春白雪,而应融入生活。”在参加创业大赛时,张雪曾这样表达过自己的初心:“热爱是第一生产力,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创业之路艰险,但只要坚持下去,再回头看,发现所有走过的路,都是照亮未来的灯。”于是,张雪便首次将极简苏绣与耳机、手表、首饰等生活用品进行完美融合,让苏绣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将“跨界”“极简”二词贯彻到了其拓展苏绣应用的每一个场景。

到2019年底,由张雪创建的苏州弥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已经荣获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并且拥有300多项美术版权,刺绣作品也多次获得省级、市级金奖。团队先后带动20余位农村女性进入刺绣行业工作,她们每年有超过4万元的劳动创收。

此外,公司在2019年底与阿里巴巴、腾讯、网易、耐克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刺绣文化输出和礼品定制服务。弥惟产品在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刺绣手表、苏绣装饰画、苏绣首饰和苏绣衍生品等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其中,刺绣手表等产品已远销海外,并被国外的手表博物馆所收藏。

创绣玉兰,梦动蝶舞

但是,张雪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到了2023年,张雪联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成功创作出全球首幅动态苏绣作品《玉兰花开》。

初看之下,这幅作品似乎毫不起眼,它描绘了几朵玉兰花和三只小蝴蝶,似乎是一个常见的主题。然而,当你轻轻用手触摸玉兰花的树干时,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会发生——玉兰花的花瓣会缓缓地展开,仿佛在悄悄地绽放,而蝴蝶也会轻轻地开始扇动翅膀。这一神奇的效果得益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所开发的前沿材料记忆金属。张雪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团队合作,将科技与非遗相结合,首次实现了动态苏绣的效果。

而这幅作品最近还在电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中展示,并被选中参加了淘宝造物节。恰逢今年是淘宝拍卖20周年,阿里拍卖方面对这幅作品非常感兴趣,因此邀请张雪将其拍卖在平台上。“传统的苏绣销售渠道一般都是在工作室,很少网上直播拍卖。我们也是想着尝试一下,这是我们第一件在阿里拍卖上卖的作品,没想到会16万元成交,还挺意外的。”张雪表示。目前,张雪正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团队进行沟通,准备推出动态苏绣项目的2.0版本。“我们都感觉第一个版本还没达到最完美的效果,我们一定会在现在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

动态苏绣作品《玉兰花开》


情系母校,绣光未来

在潜心创作之余,张雪也没有忘记回馈母校,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张雪都会走进南财校园,走进国际经贸学院,和同学们分享其苏绣创作经历以及其创业经验。在2023年的五四青年节,张雪走进南财国贸院,与同学分享其创业经验并作为学长为同学们送上了美好寄托。在分享交流之余,张雪将苏绣与青年元素相结合,邀请大家体验用苏绣的双面绣绣法绣制“青年”二字。两人一组,各坐一侧,相互配合,递交针线,共同完成一幅苏绣作品。学习苏绣创作的过程,感受针法的精妙。

去年,国际经贸学院13位同学组成暑期社会实践苏绣小队前往苏州市,在张雪的帮助下,一起开展苏绣创艺传承的学习之路。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习基本绣法,还在苏绣工作室密集的绣品街走访了50多家店铺,对商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苏绣产业的现状,对其发展前景有了深度的了解,并致力于凭借团队致力打破苏绣面临的困境。张雪作为“国宝级”姑苏绣郎传承了苏绣,而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将为苏绣的延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雪与同学们共同创作


针尖传承梦绣未来

当然,苏绣要发扬光大,最重要的还是要“后继有人”。张雪表示:“苏绣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传承问题。对苏绣有兴趣的人不少,但是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太少。但最终这门技艺要活下去,还是得有人去绣。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苏绣,进而对苏绣感兴趣,即使1万个人里最终只有1个拿起绣花针,只要基数够大,苏绣传承还是有希望的。”于是,张雪办兴趣培训班、开讲座、上网络直播课,还到苏州博物馆当志愿者讲解苏绣……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苏绣、喜欢苏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张雪听闻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品征集的消息后,2019年,决定把自己的代表作《星空》捐赠给了世界技能博物馆,并被收藏,他希望借助这个世界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苏绣,喜欢苏绣,爱上苏绣。“苏绣是一项针尖上的技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苏绣,这件展品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展现,让更多人了解苏绣之美,很有意义。”张雪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烈而持续地在路上。

一针一芳华,一丝一千年,新时代南财人始终行进在传承与进步的道路之上。张雪以针为笔,以丝为墨,在指尖翻飞中寻得自我的人生价值,而更多的财子财女们也在探索更多的未知途中,始终不放弃,用匠心,真心,诚心,书写着更生动的新时代南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