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南财人物 > 正文
矻矻于教育,汲汲于追求——访我校教学名师张太海教授


    课堂教学中的他,风趣幽默、激情澎湃;科研探索中的他,脚踏实地、不懈进取。对待学生,他体贴周到,设身处地为每一位学生着想,对待同事,他朴实低调,以热情随和的性格赢得一致好评。从教30年,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获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校首届“教学名师”称号。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张太海教授,l领略他的风采吧!

教学如领军

    1985年从事教学工作起,张太海教授主要担任《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不断探索和总结使学生更加受益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他提出了“模块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张太海教授主张先以“模块教学法”为学生构建总体体系,让学生初步了解市场营销学中的三大模块:选择价值问题、创造价值问题、传播价值问题。针对不同的模块,再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他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正确引导讨论,通过用大案例贯通整个模块、小案例细化核心要点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每到新学期,面对讲台下一张张新面孔,张太海教授常常用一个体现市场营销学智慧的案例开始他的教学,生动有趣的案例总能一下子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记得张教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讲了生活中一个很有趣的营销案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了解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再翻开书细细讲解时,张教授用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小案例、小故事论证书中的理论知识,我们在笑声中将知识点深刻地记在脑子里,也对市场营销学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市场营销专业王同学说道,“不仅如此,张教授还鼓励我们时时留心身边的案例,学会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张太海教授的课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广受学生欢迎,然而,没有人天生就能将一门课程教授得引人入胜。张教授说:“在不断的重复教学中,我会一遍一遍思考:同样一个知识点,如何讲解才能更加通俗易懂?为了使大家觉得更加有趣,我的语言、表情、姿势要怎么改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不断总结,才能讲得更好。”他笑道,“上课最重要的就是激情。老师有激情,就能感染学生。就像战场上,将军的激情能激发全军的士气,带领军队取得胜利。”物流管理专业的汪同学说:“张教授上课时很风趣,眉飞色舞,抑扬顿挫,精气神倍足,大家都经常被他逗乐,笑得前仰后合。在他的课上根本不会走神,我们完全被他吸引住了,像有魔力一样。”

  张太海教授说:“教学和科研,我认为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位教师首先得上好课,才是合格的。”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每学期开始前都会仔细回顾市场营销学教材,做到能细致回想出课程的框架体系。他结合教材,完善教材体系,从网络、企业内部、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渠道不断更新教材辅助内容。他密切关注理论动态发展,及时更新优化课程内容,将前沿营销理论不断融入课堂教学。

  秉持着这样的教学态度,张太海教授在教学领域成果丰硕。他参编了《市场营销学》教材,发表了《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探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等教改论文。他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获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市场营销学》多媒体课件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网络化管理———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获河南省创新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他指导的一学生获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一学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

科研如行舟

    在科学研究方面,张太海教授坚持科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秉持“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加强知识积累,以严谨的科研作风、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突出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生、同事和社会的认可。近5年来,张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研究》、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江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造商导入在线渠道的双渠道定价策略与协调机制研究》,出版《循环经济与企业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研究》一书,在《商业研究》、《生产力研究》、《战略与改革》、《商业时代》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蓝色壁垒与企业蓝色经营策略》一文获得第一届江苏省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企业声誉与企业社会责任配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一文获得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基于在市场营销领域教学和科研的成绩,张太海教授于2012年当选为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循环经济与企业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研究》一书将经济学领域的循环经济、管理学领域的企业管理和生态学领域的承载能力三者相结合,提出了全新的企业循环经济承载能力及其评估模型。谈及自己的这一科研成果时,张太海教授感触颇深。他说,自己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分别主修政治教育、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哲学,在生态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为了编写此书,他虚心向曾教过的研究生、当时在南林大攻读博士的管利请教,一同探讨并合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合著的这本书于2014年出版,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张教授始终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分明的界限。陌生的科研领域如同一片海,老师与学生身处同一叶小舟,同为划桨人。只有师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互相取长补短,一同更新知识,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后的成功。

师徒如益友

    张太海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但同事们提及他时,第一评价总是“对学生好”。本科教学中,他结合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新诉求,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他在课上极少考核学生的出勤,但鲜有学生缺席。张教授主张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而不以考勤等手段强留。他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为每位学生保留发展空间和发展自由,鼓励研究生多花精力为各自的就业或深造做好准备。他认为,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始终要将学生的未来放在第一位。

  在同事中,张太海教授相当受欢迎。同事们评价道:“张教授平时作风低调、兢兢业业,只要是上班时间,他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忙碌着,简直把学校当成了第二个家。张教授的教学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对待学生也非常好,和学生打成一片,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老师。”

正因如此,张太海教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海哥”,他十分喜欢这个称呼。“我一直都是把学生看成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求知路上的战友。大家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同学们愿意叫我‘海哥’,说明他们心底里真正接受了我,愿意把我当朋友,我当然开心。”张太海教授笑道。他时常告诉学生,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如春风化雨,使人受益终生。作为一名“过来人”,他寄语大学生:“做人当知足但不满足,追求而不苛求。人生漫长,唯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校报记者 袁心怡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