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身精致的装扮,清逸淡雅,为人随和,亲切自然。三尺讲台上,她传道授业解惑,治学严谨细致,曾获得国家信息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数学微课教学比赛华东赛区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科学道路上,她深耕数学领域,潜心研究,公开发表学术及教学论文近10篇,参编教材2部;漫漫人生中,她热爱古典艺术,从古典艺术承载的内涵中体味生活的美。她,就是我校应用数学学院陈美霞副教授。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近陈美霞老师,邂逅她与教师、与数学的不解之缘吧。
“当教师是我的梦想”
1986年,陈美霞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数理逻辑专业。毕业以后,她并没有系统地参加教学工作,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数学教育工作。期间,她被借调到江苏省经济信息中心工作,参与了“江苏省一九八五年投入产出模型”和“江苏省一九八七年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两个课题的研究。1987年,她因参加省课题研究表现优异,江苏省信息中心向她发出了调令。经过深思,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做一名老师,她说:“当一名教师是我的梦想,我不能轻易放弃。”2001年三校合并之时,她得以真正回到本科教学工作岗位上,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扬帆起航,执着前行。
除了进行多目标决策方法方面的研究以外,她主要从事基础性的数学教育,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统计学、运筹学等方面的课程。至2014年,她担任了十多年的数学建模指导老师,多次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她诲人不倦,指导有方,指导的本科生共获得全国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6项;指导的研究生共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近10项。她喜爱教师这一职位给她带来的自由的空间,更加享受尽心培育桃李、竭智求索真理的人生过程。
工匠精神在课堂
“我要努力做好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书匠人,仔细打磨好我上的每一节课。”在谈到工匠精神这个话题时,陈美霞说:“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核心在于逐步打磨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尽管她已从事数学教育几十年,但她仍坚持课前一“磨”的习惯,或心间,或课件,乐此不疲,精益求精。尽管经管大类通识课的课件基本都是集体制作的,但她从不拘泥于此,往往会将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融入其中,让经典的数学添加她个人独特的诠释。
因为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储备,以及十几年开设和指导数学建模课程的经验积累,陈美霞上课除了注重对数学理论的思想讲解、技巧归纳外,还十分注重应用环节的拓展。每讲到与经济应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时,如边际、弹性、最优化方法等,她往往会选取一些简短的模型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正是对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的坚持,去年底,当接到我校教师教学公开赛决赛的通知之后,她用三天时间精心制作了十五分钟的PPT课件。从选题到整个叙述的流程、时间点的把控,她反复摹讲,字斟句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据陈美霞介绍,决赛当天选择的是微积分中最难讲解的幂级数部分内容。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微分学,还涉及到积分学的工具,形式上又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但她认为只要分析得当,从思想上深刻理解,那么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分析学的精彩之处。经过思考,她以“幂级数的两个基本问题”作为标题,从两个互逆的过程(由级数→函数,由函数→级数),强调了探讨幂级数的基本问题实际上归结为一个幂级数与一个函数在一定范围内是否相等的问题,而对应的基本方法,则归结为直接与间接表达的问题(由函数表达级数或由级数表达函数)。在短短十五分钟的讲解中,她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两个基本问题的逻辑关系以及两者相逆相辅的表达形式,并在matlab数学软件中将正弦函数的逐项逼近完美地展示出来。通过这个小例子,让在场的评委和老师们一同欣赏到了数学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比赛时陈美霞独特的选题视角、流畅熟练的语言表述、精准的时间把控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称赞。她表示,比赛不仅没有让她感到丝毫紧张,反而有一种倾诉的喜悦。
正在陈美霞班上学习微积分的薛瑞琦同学,为老师的严谨作风点赞:“陈老师专业而不失幽默,畅达而不失亲切,上课经常与我们互动,平时批改作业也很认真仔细,连错误的数学符号都能帮我们指出来,更是教我们规范使用公式和定理。陈老师获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陈美霞介绍说:“上好一堂课,第一个环节要做一个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储备。”由于她教授的学生的专业背景基本上是经管类的,所以在2000年,她就开始自学管理学、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经济博弈论等经济学相关课程,以了解学生相应的知识背景、领悟数学在其中的作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怎么样具体详实地将一堂课上好,让同学们透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她认为,数学课程的特点是定义、定理和计算三个环节的串联,数学教学则体现在从思想到技巧、再到应用的过程中。因而,在课堂上,她不断强调数学的思想和应用,注重知识点的承接分析,带领同学们接受新生事物及其背景。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陈美霞注重采用“问题教学法”,抛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定向思考、互动交流。例如,椅子为什么能放平呢?你家买房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学校的图书馆有多大?她还会经常穿插一些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来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活跃课堂气氛。在今年的3.14国际数学节当天,她精心制作了题为“π那些事”的十分钟PPT课件,给同学们介绍了π的历史和趣闻,还默写了600多位的圆周率,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陈美霞上课的另一亮点是每次课的“头”和“尾”。课将近结束时,她经常会进行课堂总结,用三到五句话来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接着,第二堂课一开始就一字不漏地重复这三到五句“真理”,让同学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遇到一些爱提问题的学生,她总是热情而又不厌其烦地为之解答。她常常说的一句口头语是:“有问题吗,快提吧!”
“人生永远是学无止境,越学习越充实,而教书也永远是教无止境,边教学边进步。”她微笑着说。尽管陈美霞教的是经典的数学课程,主体理论一成不变,但她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因此经常会让学生有种独到的领悟,也收获了一批批的学生粉丝,同学们亲切地称呼她为“美霞姐姐”。教学以外,她热爱生活,爱好艺术,尤爱古典音乐和古典芭蕾,课间休息会给同学们播放一些巴洛克小曲、小夜曲、圆舞曲之类的轻松音乐。她还常常鼓励同学们从思想上、技巧上、结构上去领悟数学、欣赏艺术,甚至还将数学和古典音乐做了很多有趣的对比:“微积分是经典的分析数学,讲不厌,学不倦,常讲常新,越学越爱;古典音乐和古典芭蕾是经典的艺术,百听不厌,百看不倦。”
陈美霞不仅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而且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在数学和生活的海洋里徜游。她秉持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做好教师”的初心,发扬工匠精神,在繁华的世界中坚守一份别样的平凡。 记者 邹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