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学术经纬 > 正文
苏州大学陈龙教授应邀作线上讲座

8月17日上午,应新闻学院和科研处邀请,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龙在腾讯会议作了题为“新闻传播科研的几个面向及其基本特质”的线上讲座。新闻学院青年教师与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新闻学院院长宋祖华主持。

此次讲座内容围绕中西方新闻传播研究差异、新闻传播研究的创新路径、国家社科申报的相关要点等三部分展开。

讲座伊始,陈龙教授介绍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前所处的相关背景,他表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科进化较慢,依旧处在1.0阶段,而西方已经步入了“3.0”阶段。他用几本影响因子较高的新闻传播学SSCI期刊刊载的文章作了分析,分别选取了《New media & Society》《Communication Theory》《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比如:在《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第三期中Joseph Yaw Asomah的《Democracy, the public sphere, and power elites: examining the Ghanaian private media’s role in political corruption》,在《New media & Society》第八期中Daniel S. Lane发表的《Social media design for youth political expression: Testing the role of identifiability and geo-boundedness》等。对比之下,国内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主题就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期刊与现实更为贴近,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陈龙教授就青年学者如何提升学术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青年教师应该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固定”下来,对这个领域进行“深耕”研究;第二,他结合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打字机 电影 留声机》中的内容,发现媒介发展与职业之间的密切关联,为我们解释了解释力、洞察力的重要性,这两项特质是青年学者理应重点培养的,在学术研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要“有根有据”,要从问题出发、有问题意识;第四,青年学者可以适当走出新闻传播的“圈子”,尝试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汲取养料”,进行跨学科研究。

陈龙教授为青年教师们介绍了国家社科申报的相关重点,如撰写申报书需要有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政策话语、学术话语、网络话语这三种话语都需纳入到学术话语中进行阐述等。

讲座最后,新闻学院院长助理曹志伟主持了会后的“讨论环节”,师生们与陈龙教授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本次讲座是科研处组织的“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2020年暑假培训班”第18期,也是科研处联合新闻学院提升新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此次讲座是新闻学院举办“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的首次尝试,未来还会邀请更多的新闻传播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的知名学者参与此项目,以指导新闻学院青年教师在科研水平上有质的飞跃。

(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