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同频共振促发展 德法兼修共树人——专访法学院副院长钱玉文教授

编者按: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彰显特色、打造高水平大学为核心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重要使命,大幅提升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走特色鲜明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校坚持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高峰。重点扶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统计学、数学、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等学科,建设学科高原,逐步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术骨干为主力的有机统一的学科矩阵,构建结构更加合理、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科体系。

2020年是学校的“学科建设攻坚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学院积极谋划、抢抓机遇,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党委宣传部特此策划“院长访谈”专栏,围绕学科建设重点工作,邀请学院负责人,通过采访问答形式,为广大师生作深入解读。


记者:我校法学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怎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钱玉文:法学作为一门经典学科,是人类建立大学以来最早的三个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法治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社会经济运行日益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大量优秀法律人才和社工人才。同时,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法律生态正在不断完善,法律的重要性越发突显。法学院培养的是经世济国、匡扶正义的人才,法学院的发展也必然为财经类大学提高美誉度发挥重要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系于1997年,建院于2003年,现有法律系、经济法系、社会工作系。2006年,法学专业列入本一招生;2007年,第一届国际法学硕士开始招生;2009年,法学专业通过江苏省品牌专业验收,成为江苏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2001年,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招生,目前在全省已经形成自身的学科地位与特色。自1997年以来,法学院已为全国培养硕士生、本科生等各类层次的专门人才5000余人,成为重要的法学人才培养基地,许多校友已经成为国家政法部门、律师行业、财经行业、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当前法学院的学科发展具有四大特色和优势: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凸显“财经”特色。结合我校经管类学科优势,借助我校金融、财税、会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领域的资源,深化与江苏省金融办、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科。通过引进和整合,集中研究力量,建成“财经法研究中心”,组建财经法研究团队,使财经法研究成为本学科的重要标识。“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已成为省内较有影响力的智库。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初步形成多个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坚持内培外引,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近年来共引进博士20人,其中“攀登计划”教授2名,副教授2名。支持2名教师在职获博士学位,6名教师赴海外知名高校访学。目前,学科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梯队初步成型,58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者29人,占比50%,具有海外研修经历者比例达32.8%。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缘结构多元化。

国际法学科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有7位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经济法学科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其中2人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获江苏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民商法学科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4人,极具发展潜力。宪法行政法学科团队入选江苏省司法厅立法专业团队。刑法学科团队建设也初具规模,2020年将在该二级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广受好评。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培育求真求是精神。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参与国家、江苏省、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获大学生“挑战杯”国家三等奖、省一等奖各1项,省二等奖2项。《经济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生涯管理》获校“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举办江苏高校20年法律援助成果展暨第十一届法律文化节。“公开审判制度”获得2018年江苏省第二届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在校本科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60%,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学术研究与法律技能类获奖1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学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法律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知识产权论文征文一等奖,2019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案例大赛季军,并入选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

毕业生较受金融机构、法务部门的青睐,就业多分布于法院、检察院、公安、政府公务员、律师事务所、金融等行业。近年来毕业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近100%。

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我院长期坚持国际交流,对外合作办学,高度重视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国际交流方面,我院积极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中京大学等名校展开交流合作,首创了互联网共同授课的教学模式;接待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法学院、德国马尔堡大学公法研究所及法学院到我院访问;多次组织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科隆大学、马尔堡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著名教授到我院开展讲座。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近年来我院与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开展了本科2+2和3+1项目;与法兰克福大学金融法律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德国马尔堡大学法学院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本专业学生符合条件者,可在二年级结束后选派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就读,成绩优秀者可在马尔堡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与德国科隆大学签有推选优秀研究生攻读博士生的协议。

财经法治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向大学提出的新需求,23年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财经底色,财经法治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与社会工作人才,为公检法司、政府机关、教育、医疗、金融、社工机构等输送了新鲜血液与创新力量。法学专业居高不下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优异的就业率、出色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上佳的社会满意度,使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追梦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


记者:法学院在我校学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钱玉文 :2010年,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实现了法学院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现招收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6个二级学科点硕士研究生。2012年,法学专业成为江苏省重点专业;2016年,法学一级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成为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四所高校的法学学科(省一级重点学科)之外,江苏省第五个获此殊荣的法学学科;2018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法本)和法律硕士(非法本)硕士研究生。

目前法学院共有教职员工69人,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多数教师具有律师资格和法律实务经验。10余人次在全国性的法学研究会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2人担任江苏省法学会相关研究会会长,7人担任江苏省法学会各研究会副会长。师资队伍中既有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著名教授,也有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江苏省法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更有一批在全国法学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其中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第四届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名。

2020年是学校“学科建设攻坚年”,我校大力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法学院在我校学科建设中,将进一步凝练法学学科方向,打造财经法学科特色,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法学学科自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5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6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举办两届“担保法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16年举办了江苏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年会;2018年举办江苏省法学会国际法学年会、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年会;2019年举办江苏省环境法学年会、社会工作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等。法学学科引进学术带头人2名,国内外名校青年博士17名。初步建成财经法研究创新团队、公司法研究创新团队、民商法研究创新团队、经济刑法研究创新团队、国际经济法研究创新团队、宪法行政法研究创新团队、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团队等。法学院教师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等刊物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媒体发表了几十余篇高质量论文,其中在法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篇36篇,出版著作15部。建成省级法学实践教育中心并通过验收、新增1个研究生工作站和多个实践基地。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学院近期的重点工作?

钱玉文:法学院将全面落实德法兼修共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学科建设攻坚年”为契机,以省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为引领,强基固本,优化学科方向,全面提升法学院学科发展质量,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服务学校大局,力争特色发展。精心组织教学力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全校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经济法类的基础理论课程,为其科研创新和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法学院各项工作服务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大局,在学校整体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础上,争取在法律经济学,经济法学等学科先设立博士点方向。同时,在民商法、财经法、公司证券法、金融财税法、社会工作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突破,实现财经类大学法学院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备战省重点(培育)学科终期验收和省法学一流专业申报。2020年,法学院将以法学省重点(培育)学科终期验收为契机,对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的任务书,对标找差,加大学科建设薄弱环节的查缺补漏,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成效。同时,集中优势力量,成立专门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合理分工,系统梳理法学一级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准备申报江苏省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内培外引,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团队,以优带新,做强团队。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成长辅导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对现有师资进一步强化分类管理,打造“人人想做事,人人做成事”的学院氛围与运行机制。近三年已引进的人才,全部担任支部书记或支部相关职务。2020年将继续引进中青年攀登教授、优秀博士,加大力度引进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社会工作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在金融法、财税法、社会工作等方面加强与相关学院、研究机构的合作,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