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像灯塔,能照亮一个人前行的道路。对于钟贵江来说,他用创新的方式不断拓宽公益的道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一直行走在教育公益路上,希望能努力弥补国内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他始终崇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就是公益路上的追梦人——南财会计学院优秀校友钟贵江。
钟贵江,2005年进入南京财经大学攻读研究生。在校期间,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积极乐观,曾获得2006年度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颁发的“校友奖学金”、2007年度香港思源基金会颁发的“思源英才奖学金”、2018年度“江苏励志成才之星”。
研究生毕业后,他任职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从事上市公司审计工作。两年后,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内领先的投资银行),近些年一直从事金融领域相关的工作。
心存感恩,在反哺社会中超越自我
成长过程中,钟贵江得到了很多友善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帮助,这些温暖在他心中埋下了回馈社会的种子。又因为独特的寒门视角,让他了解到公益和感恩的必要性,所以在他有能力回馈社会时,他就下定决心要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
学生时代身为主要倡议者和组织负责人的多样经历,为后来钟贵江在公益活动中创意创行的领导力展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年底,钟贵江开始了他的公益之路。当时,钟贵江作为党支部书记,在假期就带动大家到安徽滁州一所小学进行捐赠活动。活动结束后,钟贵江还一对一资助了当地几名学生,直到他们读完高中。通过这次活动,钟贵江发现大家都很乐意去做公益,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做,于是他便开始宣传“做公益 众人抬柴火焰高”的理念,让大家互相了解、逐渐信任并广泛地参与其中。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钟贵江的公益之路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停歇。在2016年底,钟贵江得知曾就读过的乡村高中有2000余名学生仍没有课外书可读时,他便立即在毕业班上发起倡议共募集了5万余元,采购了各类图书1800册,为母校的学弟学妹捐建了一所图书室,为留守的学生带去知识的力量。这所“初心图书室”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17年“国际读书日”那天顺利建成。
2017年底,钟贵江了解到家乡一所中学900余名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是孤儿,有部分学生的父母罹患重病……面对孩子们的困境,他心疼万分,于是发起倡议,设立了“破茧成蝶励志奖学金”。每年为10名学生各捐助2000元,用于解决他们的生活花费及学杂费等,后续还通过书信等方式持续关注着这些孩子的成长。钟贵江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在大家的关心下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在人生道路上突破自我、破茧成蝶;也希望这个奖学金能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除了在中学设立奖学金外,钟贵江还联合身边的金融圈朋友,在2016年初成立了“南京德友公益基金”,确立了专注发展型公益的项目方向,用公益基金的名义向外面捐赠;截至目前共募集了10余万元资金,公益基金已经完成了多个公益项目的捐赠。在2018年,就资助了21位来自贵州、广西的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
以上只是钟贵江众多公益活动的一部分,钟贵江表示他今后仍会作为捐资人和公益项目的倡导者,发起更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勿以善小而不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公益带给我的感动
“人生总是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感动,”钟贵江动情地说道。在做公益的同时,他也收获了公益带给他的“回报”。
钟贵江常常会收到受捐助的孩子们的来信,信中讲述奖学金和图书室带给他们的改变。这些虽然不是物质金钱的回报,但在钟贵江看来,恰恰是厚厚的一叠信纸比物质上的回馈更让人感动与幸福。与此同时,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公益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与信念。
前不久,钟贵江在微信上收到了一位几年前偶遇的陌生人微信转账2000元,那位陌生人在留言中这样写道:“那年回国在火车站曾经得到过你的帮助,愿意给这个基金项目尽微薄之力。”钟贵江表示,其实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毕竟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了。后来通过交流,才想起来是多年前在车站时,曾帮助一位陌生人买了一张车票,不过那时那位陌生人已经将车票钱转给他了,因此再次收到他的转账让钟贵江感到很意外。钟贵江的一点善意,正在一点一滴为这个社会增添温暖。
“社会上很多人有做公益的意愿,但是怎么样把这些力量凝聚起来,都是南京德友公益基金未来大有可为的地方”。钟贵江在公益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求索,“公益不在于投入金钱的多寡,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发掘需要帮助群体的真实需求,然后用创新性的方式去满足这个需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钟贵江的座右铭。多年以来,他也一直践行着这句话。他在公益路上追逐着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用爱心帮助着孩子们实现着梦想,小梦牵大梦,温暖你我他。
(会计学院 钟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