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学校对校内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新设立对外联络处,承担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及对外联络三个工作内容,形成了对外联络工作新格局。
夯实校友工作基础,规范校友服务
校友工作坚持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前提、以双赢为目标,健全“学校助力校友发展,校友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支持校友终身发展”的工作理念,服务校友职业发展。全方位搭建校友交流平台,加强校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多维度校友联系网络。
一是规范组织建设,于2017年完成南京财经大学校友会换届,成立第二届理事会,校内形成院校两级校友工作格局。
二是扎实推进地方校友会建设,建立健全国内省级校友会,省内市级校友会。积极主动参与并指导各地校友会开展活动,加强与地方校友会日常交流联系。已建成地方校友会数量翻一番,从2014年的14家增至现在的30家。

南京财经大学扬州校友会成立

校长程永波为连云港校友会授旗
三是创新校友活动形式,规范校友服务。2018年,以校庆文化月为抓手,举办校友秩年返校活动,校友以班级为单位成建制返校数量稳步攀升。三年来,共接待并参与服务的校友返校活动达100多个专业(班级),5000多人次,受到返校校友的好评,增强了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了校友感情。
四是打造校友文化纪念品,凸显母校精神内涵。2018年,结合学校校名、校徽、校训以及校友标志性建筑等文化标识,先后设计出班级旗、校友徽章、校友纪念卡等具有强烈辨识度的、富含母校情怀的校友文化纪念品,受到广大校友的追捧。

校友徽章
五是与时俱进搭建各类校友交流平台,形成多维度校友联系网络。在办好《校友通讯》刊物同时,在校友会、基金会网站基础上,运营微信公众号、微信校友群、QQ校友群等即时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让校友切身感受到母校的关怀,与校友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校友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正逐步提高。
六是加强在校生校友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新生中加强校友文化和爱校荣校教育,先后配合各学院举办了多场“知校、爱校、荣校”专题教育讲座。在毕业生中选聘优秀毕业生作为校友联络员。在2018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全体毕业生统一佩戴校友徽章,增强了在校生转为校友的仪式感。
七是加强校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专业班级为线索,发动各方力量,收集、完善毕业校友信息库建设。重新整理核对校友信息并编制印刷了《1956-2016南京财经大学校友录》,使收录校友人数从9万多增加到24万多,基本实现了建校60年来各历史时期、各学历层次校友名录的全录入,为校友之间、校友和母校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依据。
八是广泛宣传60周年校庆,积极联络校友,圆满完成60周年校庆期间各项工作。60周年校庆期间,校友会成功主办了老三届师生见面会、张清校长铜像揭幕、校友发展论坛以及“水墨丹心—书画情”慈善捐拍会等活动。尤其是捐拍会活动,现场募集36万多元善款,开创筹集资金新方法,值得今后推广。
拓展基金来源渠道,助力学校发展
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合作发展为前提,以服务求支持,积极探索校友、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全面提升筹资能力,助力学校发展。
一是规范组织建设,2018年按期完成南京财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换届,成立第三届理事会,由省人社厅评定的社会组织信用等级,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4A级。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募集资金。稳固和拓宽现有筹资渠道,加强与社会基金会的交流,加强与捐赠者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提高后续捐款额和重复捐款率。同时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推动校友工作与基金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与校友的联络推进捐赠工作。基金会年捐赠资金到账数由2015年的71.3万元增长到2018年度的300多万元。社会捐助奖助学金年发放额度达到250万元。其中,由上海校友会捐资设立的“韩哲一精英奖学金”单项最高为3万元/人,江苏瑞华慈善基金会自2018年起连续5年捐资助学总金额为800万元。此外,为了调动不同类型捐资人的捐赠积极性,引导他们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捐赠项目,我们学习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主动设计富有南财特色的捐赠项目。目前基金会的捐赠项目体系涵盖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体活动、校园建设等各个方面,有大额捐赠项目,更有众多的小额捐赠项目。

“瑞华助学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助学金颁奖典礼
三是基金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校友通讯等定期推出基金会公益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社会奖助学金颁奖典礼等形式,及时向捐助方通告项目实施情况,自觉接受捐赠方监督,提高基金会影响力。
四是积极开展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提升基金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是积极培育品牌优秀项目,营造捐赠文化氛围。比如校友林项目,每棵校友树上都写上感恩母校、祝福母校的话语,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外《校友通讯》特刊《老三届校友回忆录》也获得五十多位校友赞助支持。这些都是通过在线微捐赠平台实现的,虽然每笔数额不大,但是积少成多,营造了奉献爱心的捐赠文化氛围,并实现小额捐赠的常态化。
六是夯实基础,抓好项目规范化管理,确保捐赠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基金会现有项目一百多项,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成为基金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从项目的设立和执行等方面做好项目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总体情况良好,没有发生项目资金违规使用情况,项目设立人和使用单位对项目管理情况反映良好。
七是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保证基金会良好运行。修订基金会章程,根据省民政厅《江苏省基金会章程示范文本》(2014年版)文件要求,结合基金会自身实际情况,2017年对《章程》进行再次修订。制定《南京财经大学募集与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学校各类捐赠募集项目的统一管理,拓宽学校资金筹措渠道,保障捐赠者和学校双方的权益,发挥社会捐赠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制定了《南京财经大学募集与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规范了接受捐赠的流程,明确了项目设立要求和基金管理办法。
服务行业地方发展,推进对外联络
对外联络工作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以服务国家战略为重点,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推动学校与社会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
一是2018年推进与江苏省粮食局、江苏省粮食集团共建“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目前该中心已于2018年9月19日成立。

共建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
二是2018年推进与建设银行南京分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目前该协议已于2018年11月16日签署。
三是2018年推进与江苏省审计厅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目前已经完成所有审议程序,即将顺利签约。

与建设银行南京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对外联络处将紧密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努力做到“四个进一步”“三个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形成系统工作合力;进一步确立工作理念,用情、用心、用力地推动工作;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扩大工作范畴,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增强工作活力。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