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自2014年开始投入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实验室集“产学研”于一体,致力于培养国内高水平物流及营销专业人才,承担国家及地区课题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园区规划、港口物流运作与仿真、供应链管理、物流品牌战略与企业升级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实验室致力于成为我国物流及营销行业的重要技术研发基地和重大决策咨询基地,在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对外开放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把握发展趋势,精准确定发展方向
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是我校第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我校工商管理学科背景下的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确定了以物流信息系统、自动存储系统、物流节点及流通企业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管理学、经济学、交通学、控制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种学科,主要开展溯源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智能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智慧物流园区管理理论与技术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成为物流相关领域国内领先、与国际同步的研究开发基地;物流学科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江苏省物流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基地;江苏省物流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物流企业、物流教学以及物流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基地。

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专家评审会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任务提升质量
根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财经大学进行管理。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开放,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由我校乔均副校长担任,全面负责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仪器运行管理等工作。
实验室通过加强运行开发管理制度建设,推进了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预约与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达到仪器设备的网络预约与实时在线管理,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共享和科研仪器全天候开放,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与设备使用效率。
通过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大型设备由专门研究技术人员负责使用与维护,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实验室科研人员组成既有我校的研究人员,也有校外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致力于实验室重点方向的研究,保证实验室预期科研计划的圆满完成,由实验室主任根据需要进行聘任,实行按需投岗,按岗聘任。同时采取项目招标和自主选题方式,聘请、吸引和凝聚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联合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拓展研究思路,致力于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方向,保持研究方向的先进性。
实验室加强对校内师生开放,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等提供研究条件和技术支持,实现资源的校内共享,促进科研合作,提升科研实力。对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物流企业开放,提供科研服务平台。在溯源物流、智能物流管理、智慧物流园区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研究,推动江苏省物流企业的科技进步,提升物流企业技术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署名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紧密结合江苏物流资源特点和江苏物流行业科技创新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积极推广研究成果的服务应用,推动江苏物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物流科技含量。
瞄准学术前沿,丰富科学研究成果
江苏省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涉及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由副校长乔均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并聘请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点实验室确定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专职实验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四十余名,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十余项,同时完成政府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重点实验室确定了在溯源物流、智能物流优化、智慧物流园区管理领域保持优势,成为江苏省这些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重大课题的重要依托;溯源物流、智能物流优化、智慧物流园区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比较大的突破,成为解决本领域有关科技问题的重要依靠力量。自批准成立之日起,重点实验室确立了在科研经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立项、各类获奖、专著出版、论文发表等科学研究方面建设期内发展目标。
;

时任副省长曹卫星来物流实验室港口作业系统分室指导工作
注重特色发展,助力工商管理学科建设
作为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除助力科学研究外,物流实验室还注重加强对工商管理学科下的多个专业教学实验特色支撑。依托现有物流软件开发实验室、物流实物仿真实验室、港口虚拟仿真实验室,包括软件仿真实验教学,实物仿真实验教学和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多方面支持了学院和学校各个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承担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广告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在支撑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方面,仓储实物仿真分室构建了从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终端销售等供应链流程的实验教学环境。港口虚拟仿真分室配备了集装箱港口物流作业的3D虚拟场景,为学生学习港口物流提供了有力帮助。在实践创新方面,主要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完成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对科研课题和社会服务等研究,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数据整理、文献查阅、撰写论文和报告等各个环节得到全面的科学研究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实施实验教学的个性化教育。
重点实验室重视实验条件的改善,为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以及本科教学评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提高教学条件和优化专业布局方面,完善本科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现有实验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软硬件设施设备,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多方面与企业展开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展实践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展现有实践实验教学队伍,明确实验室中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负责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设计。将实践实验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采取交流学习、培训、讨论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实验教学队伍的能力,更好地为实验实践教学服务。
在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实验室大力推进实践课程体系整合,对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实施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进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改革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控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能力。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重点针对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等问题,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及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档案管理,对实验报告、实习成绩、课程设计等实施规范化管理。

2017年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来物流实验室检查工作
在强化学生学风建设方面,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学风建设,对学生实践教学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实验课程的考勤,加强学风学纪教育。同时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实践教学过程提出好的建议,并加以采纳,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质量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