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南京财经大学于2010年12月联合成立,期间2015年12月成立第二届管理委员会。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与发改委服务业处紧密配合下,研究院在研究力量、品牌知名度、研究成果等方面均获得大步发展,是目前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专门研究现代服务业的智库型研究部门。
主动作为,打造研究高地
坚持理论与应用研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集聚。通过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电子文献检索等多种方式,持续跟踪国际前沿的现代服务业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中国和江苏经济发展现实,在服务业发展一般规律和机制、现代服务业创新、现代服务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空间布局等众多领域进行理论创新,获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和奖励。2013年以来,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承担省级以上各类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7项,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3项,纵向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出版著作50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0多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多项。
聚焦优势,搭建一流平台
2013年4月江苏省公布了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由我院牵头的“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标志着我院内涵建设水平和行业影响力跨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院将以此为平台,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凝聚和辐射作用,着力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2016年10月,我校“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获首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授牌,先后获得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苏省创新国际化思想库、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高端平台称号。
;
;
;
;
;
;
多元服务,打响智库品牌
一、坚持为政府服务,提供高质量咨询建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江苏产业演变特征,系统研究新常态下江苏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升级与转换、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等问题,提出了江苏产业升级与转换的路径与策略,部分转化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优化方案。如“关于加快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等40篇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咨询报告获江苏省主要领导批示落实;系列服务业发展规划咨询报告转化为江苏省及各地市“十三五”规划中的部分内容;系列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研究报告成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优化运营的重要支撑。构建和完善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报告”,对江苏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采取定量方式进行系统评价,指数发布受到《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现代快报》、新华网、凤凰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此外,研究院所提出的服务业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服务业集聚区评审指标、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考核评价指标也成为江苏省及各地级市服务业发展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组织协调研究院人员进行重大课题攻关,并定期对外发布应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成为江苏省及各地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江苏深化服务业创新思路与对策”“江苏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江苏服务业协调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等研究成果被相关部门借鉴吸收,转化为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同时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服务业产业选择和发展献计献策,“南通新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等30多项江苏地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咨询被优先采纳,成为区域创新要素和产业发展结合的重要支撑;出版的200多本服务业及细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成为各区域服务业产业选择和发展的重要参考。
三、坚持精细化服务,积极为各类知名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坚持以研究成果服务企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典型企业。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为宏图三胞、五星电器、苏果超市、南京新百、江苏舜天、江苏西希维轴承、南京东汉文化传播等公司提供了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实施战略转型;承担江苏省中小企业主培训、产业经济与园区建设培训等,共计培训企业总裁和高管100多人次,经营管理人员培训80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万多人次,有效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以适应江苏省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通过强化服务业领域的政、产、学、研联合,提高全省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江苏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整合优势资源为动力,以政、产、学、研联合为载体、以推进理论研究和着重实际应用课题研究为目标,努力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领域知名的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示范推广中心和政、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