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学院是一个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学院。学院成立于2002年,经过16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两个本科专业、四个教学机构及一个科研机构、学生600余人、课程基本覆盖全校的财经特色凸显的理科院系。过去的五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院充分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思路培养人才,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人才培养双主线——公共教育强支撑,专业培养重复合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财经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强有力的支撑和基础作用。学院承担全校40多个本科专业的近十门数学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为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人才夯实基础、保驾护航。
同时,学院成立数学建模教练组,负责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和江苏省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等基础性学科竞赛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稳步提高。近三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16年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一等奖获奖数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排名第二。2017年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仅有4所财经类高校获得一等奖。2018年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我校数模竞赛成绩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
我校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学院拥有授予理学学位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授予经济学学位的金融数学专业。学院认真思考财经类高校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升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宽厚、交叉复合、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坚持“数学与经管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创新性地提出“数经交融、理工渗透、模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创新的课程体系与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个性化发展与协调发展。近几年,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考研出国升学率一直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教学科研齐头进——学科建设为龙头,分层教学保质量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科研成果的显示度,实现学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变。学院于2010年获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数学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校级重点学科;2016年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目前本学科已完成了中期建设任务,部分指标还超额完成任务。
学院注重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注重以科研促教学,逐步实现学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近3年,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含省教育厅课题)10项,横向课题5项,在国内CSCD、CSSCI和国外SCI、EI、ISTP检索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我校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分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近些年,先后出版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经济现代分析基础》《经济数学基础问题集解》等多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其中《微积分》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公共课《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课程,随后《微积分》又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主持承担多项全国和江苏省高教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
;
学院教师出版的专著
作为承担全校数学公共课教学的基础学科,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全校数学公共课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改革。分经济类和管理类,按提高班和普通班因材施教。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全校经管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本学科坚持以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依托本校财经背景优势,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和人才专长,通过产学研互动,加强服务基地建设。近三年,获批了2个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了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利用专业知识服务江苏地方经济发展。近三年主持了江苏省体育局课题、盐城聚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课题、江苏省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横向课题,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
学院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创先争优双带头——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学风建设
近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总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认真查摆党建工作和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好整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加强服务师生意识和能力。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切实肩负起学院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
学院组织教工党员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
学院的学工队伍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抓基础,强特色,扎实开展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近五年来,在学风建设、资助育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打造一院一品特色活动等方面取得成效:以学业预警制度为依托,动态掌握学生学业情况,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及时做出预警,通过家校合作、班主任跟踪、学业帮扶小组、研本互助等方式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走出学业困境;积极开拓校友资源,为学生设立校友奖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成立学院心理健康三级预警制度,成立“倾听数院”工作室,及时发现并帮助心理困难学生。同时,依托工作室,积极开展新生第一课、心理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月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学业生涯;积极开拓就业实习基地,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考研、出国、求职的硬件设施和全方位服务;以数学学科为基础,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品牌活动,“数学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九届,刚刚开幕的第十届数学文化节,邀请到中科院院士等数学名家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节营造了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助力我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江苏省非理科高等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
第十届数学文化节
近三年,学院3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级;多名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主持省级大创课题多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省内外建立了十余家优质生源基地;设立了校友奖学金。学院多次荣获就业工作单项奖、优良学风先进单位等称号,被评为校“2017年度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学院资助考核等级为优秀。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群团组织建设与工作开展。学院获2018年度校共青团创新创优重点项目立项,多支团队获批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学院关工委连续三届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未来几年将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应用数学学院将以本科教育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研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向前发展。通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使学院成为江苏省内发展态势良好、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使本学科成为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数学一级学科,力争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