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网媒 > 正文
〖紫金山新闻〗开办“私房菜”,南财设创新培养计划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期启动本科生“星光计划”——采用“师徒制”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招收12名徒弟,深度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以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老师主导,创建竞争淘汰机制

  目前,学院有12名老师、70名学生报名参加“星光计划”。“星光计划”计划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执行,每年的3月份第四个教学周启动,坚持师生双向自愿选择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学院公布了“星光计划”的导师简介,包括研究方向、指导方式、对学生的要求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学生找心仪的导师面试,学院原则上不干预。记者浏览“星光计划”方案后发现,通过面试并不意味着稳占这个名额,第三学期必须淘汰若干人,通过考核后还在坚持科研方向的,毕业论文由该教师指导。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军认为,“为了让活动进行下去,要让这种机会成为‘稀缺资源’,一定要狠下心来控制名额,实行淘汰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努力争取,这样才能珍惜机会。”

  因此,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老师们会设置考察项目,对学生的能力和潜质进行考核,让真正爱学习爱研究的学生进入团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付出。

  南财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陆扬说,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热烈反响,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报名。“星光计划”为师生搭建了桥梁,让本科生也能接触到老师的科研项目,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学习新的技能,对毕业设计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帮助。同时她也担心,在激烈的竞争中自己会败下阵来。

  南财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仲琴老师解释,导师会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科学地应用到生活中,让他们对专业认可,有专业获得感。当然,他们会面临竞争淘汰,遭受小挫折,但是这可以让他们重新认知和定位,有助于日后克服大磨难。

“菜品”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记者了解到,国外早在十九世纪末,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学校要求本科生每个星期写一篇论文交给导师并宣读和讲解自己的论文,由导师提出其中的问题,学生进行答辩,连续数年,学生对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刘军副院长在采访中表示,希望通过“星光计划”让有想法的学生从基础教育的模式中“浮出来”,让学生把学到的技能像“串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在日常反复迭代中对专业技能不断熟练。同时借助“浸入式”的学习方式,像大海里的“八爪鱼”一样到处伸出触角,让学生发散式探究,师生共同烹饪出满意的“菜品”。

模式改革,师生共同获益

  高等教学的大众化和非个性化使很多潜质很好的学生缺少目标,比较迷茫。“星光计划”将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辅导相融合,师生形成一个“核”,学生可以借鉴老师,少走弯路,得到更专业的指导,老师正能量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强化综合素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马杰认为,“星光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突破的良机,该计划集结了学院最精锐的导师团队,囊括了对本科生最缺乏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这些经历对学生的考研、出国或者就业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为学生提供切实引导,其实就是为学生“开小灶加餐”,导师也不轻松,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烹饪出美味可口满足学生需求的“私房菜”。导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更新升级,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在师生不断地磨合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

  (2018-3-31 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