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环保;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将世博馆“搬”回家
几张旧报纸,一叠牛奶纸盒,一团棉花,外加几根小吸管,两三个塑料瓶,一堆纸屑,就能做成世博展览馆模型。南京财经大学的一帮大学生凭借自己独特的创意,利用废弃的材料,将世博展览馆“搬”回了家。
创意环保“废”比寻常
上海世博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绿色世博、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陆续开始从事各种不同的环保活动,而如何实现创意环保?怎样令废弃的资源重拾价值?于是,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我们宿舍里积了许多废旧纸盒、饮料瓶等物品,放着太占空间,扔了又觉得浪费,就开始琢磨怎么能够变废为宝。”“废”比寻常活动的负责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笪亚会同学向记者介绍起活动灵感的来源,“就在我与学校环保协会的同学商量废物利用的时候,一位同学提议说,不如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做成世博馆模型,不仅符合世博会绿色环保的理念,还能让大家再一次领略世博场馆的风采。此言一出,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于是大家分头行动起来。”果不其然,此活动宣传海报一出,便异常火爆,报名者络绎不绝。
各参赛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成成世博馆模型后,活动组织方选取比较成功的模型集中在校园里进行了展示,由过往同学自由投票,各队代表现场讲解、拉票。
中国馆屹立不倒 一举夺魁
在世博园里,中国国家馆格外引人注目,同样,在此次比赛中,中国馆模型也同样霸气非凡。制作者将废弃的洗衣机纸箱割成纸板条,涂上红色颜料,照着中国馆的图片一层一层地搭建。由于洗衣机纸箱比较硬,所以搭建出来的场馆亦是十分结实。
据中国馆模型的制作者管军、李文龙同学介绍,模型展览拉票的那一天,正值冷空气东移南下,刮起猛烈的偏北大风,由于其他参赛作品大多都是由一些软木纸、泡沫、塑料瓶等材料做成,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都显得摇摇欲坠,唯独他们制作的中国馆“纹丝不动”,稳如磐石般屹立在风中,所以一下赢得同学们的支持,现场获得投票超过1200张,最后,中国馆也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一举夺魁,摘得桂冠。
一位同学打趣地说道:“大风中中国馆屹立不倒,不就象征着中国在世界复杂斗争的大环境中稳如磐石吗?!”还有同学当场出价,表示愿意买下模型,回去珍藏。
世界儿童馆 大学生的新创意
“这是什么馆呀?”“世博园里怎么没见过这个样子的场馆?”展示现场,面对一个海绵宝宝似的场馆模型,很多同学都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是我们的新创意,它叫世界儿童馆。”儿童馆的制作者、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徐晓娴、聂鑫同学介绍起她们的得意之作来充满自豪,“很多去世博参观的人都是携老带幼,老人们也许看到那些新奇的事物感到很神奇,然而孩子们却不一定能看的懂。我们只是想建造一个属于全世界儿童自己的乐园,让他们在其中能够找到真正的童真童趣。此外,我们也想让整日为生活忙碌的大人们有一个寻找童真的场所,让不同的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乐土。”
她们设计的“世界儿童馆”的外形是一个海绵宝宝,可爱的大眼睛灵动有神,毛茸茸的身躯温暖舒适,两颗俏皮的的大门牙如扮起鬼脸的孩子。除了外观之外,她们对儿童馆的内部设施也有自己的构想:许多许多新鲜的色彩、气球制成的悬浮电梯、满屋的卡通人物,以及会说话的机器猫……
“虽然这只是个设想,但却是用心送给全世界儿童的一份礼物,也是对世博的一个期盼,我们希望下一届世博会能够出现真正的世界儿童馆”,徐晓娴说。
后世博时代 绿色环保在进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让人更懂城市。上海世博会演绎了184天的精彩故事,但其影响力远远不止这184天。后世博时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爱护环境……正在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世博虽已结束,然而后世博时代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绿色环保之路也刚刚启程。正如这次环保创意大赛的负责人笪亚会同学所说的那样:“我们举办这次大赛,一方面是想让没去看过世博会的人领略世博的风采,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留住那些即将被拆掉的场馆,珍藏我们对世博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呼吁大家积极响应世博理念,让绿色低碳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共同延续着世博的精彩,共同唱响后世博时代。”
据悉,环保创意大赛的组织者正计划为此次活动所有的作品举办一场拍卖会,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以资助贫困山区儿童,在环保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
(2010-12-8; 中国新闻网;2010-12-10; 中国江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