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网媒 > 正文
〖江南晚报 新华网〗一个月不涂粉不洗衣 90后女孩独自去西部支教

一个月不涂粉不洗衣 90后女孩独自去西部支教

; ; 郝安琪去青海支教了!这在同学中炸开了锅。这个90后无锡女孩的行为也让很多长辈佩服不已。近日,记者通过电话和网络采访了她。她说:快回来了,可是挺舍不得那些孩子们,有点遗憾,也有点小后悔。如果下次还要去支教,一定要提前做准备,起码要去一两年。; ;;

不顾父母反对,小安琪独自远行去西部

; ; “怎么会去支教啊?”“怎么会有机会去的?”“和熟人一起去的,还是啥啊?具体地说说呢,我也想去。”“青海,那地方艰苦不?”1990年出生的郝安琪是南京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大四学生,最近她在网上晒出了一组青海支教的照片,网站顿时成了同学们热议的焦点,抛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同学都说很多人有这个心但真正敢付诸行动的却没几个。

; ; 江南大学的张逸讯老师,是郝安琪父母的同事,她特别佩服这个小女生,尤其是年后听说郝安琪独自去了青海,做了许多人梦想中想做的事。据说安琪的父母都挺担心,不愿孩子去西部,不过拗不过她,只能托以前在青海的朋友给孩子一点支持。

; ; 而说到去西部的动因,郝安琪表示,大四了,课程很少,很多同学“醉生梦死”,天天泡酒吧之类让她觉得很没劲,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一开始,她想去四川或湖北一带支教,不过父母担心她的安全,建议她去爷爷曾支过边的青海,那里也是父母们长大的地方,对风土人情比较有把握。今年她带着自己节省下来的压岁钱,全程自费赴青海支教去了。

漂亮女孩成了“灰姑娘”,随地坐,随手擦

; ; 她去的是青海西宁的湟源县巴燕乡,一开始是在乡里的中心小学,那里条件还不错。在那里生活了一周时间后,她要求去更加艰苦的地方,就去了巴燕乡的上胡丹小学,学校建在山上。每天坐40分钟的中巴车进山,很难开的山路,办月票一个月要100元左右。早上不吃,中午土豆炖土豆、土豆炖粉条,要么就是粥或面,只有晚上回县城住地才有白菜之类吃,没吃过肉,菜也没油水。郝安琪谈起当地伙食时说,她一个人现在一顿能吃无锡盛面用的大汤碗那么一大碗,再加一个馍,食量比当地的一些同事都大好多。

; ; 上胡丹小学总共4个年级,加起来40多个学生,郝安琪在那里教孩子们唱歌和绘画。孩子们特别喜欢她,带她去家里玩,爱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她。从2月26日到达西宁开始,郝安琪一个多月来碰到的最奇怪的事情是,好多同事都邀请她到家里去住,细问之下,才知道大家觉得她的衣服很脏,以为她不会干家务活,因此要帮她洗衣服。“我现在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地上,孩子小手有点黑,但递过来的小饼我照样能一口吞。”安琪说,她不洗衣服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西部风沙大,到处都是灰,在黑板上或课桌上写字,很容易就沾到灰,就干脆不洗了。更主要的是,西部缺水,孩子们也很少洗澡、洗手,和孩子们一样做个“灰姑娘”,那才是真正融入西部。

“三有”青年在这里接受心灵洗礼

; ; 吃得不好,环境也很糟糕,可却觉得自己心灵获得了另一种提升。“原来同学们都说我很臭美”,可在巴燕,郝安琪不抹粉,头发也随意扎一下就行,与以前判若两人。“在城市里,要是一个女孩手持苹果手机,穿品牌时装,人家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但这些物质的东西,对当地孩子们来说完全没有感觉。“如果有人赞美你的衣服好看,那一定是衣服本身确实很棒”,不会有人炫耀,也不会有人攀比,第二天穿一件更好的衣服来“比拼”。这种随意的感觉对郝安琪来说,获得了一种别样的快乐。

; ; 4月15日就要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等各种事项了,一个多月的支教对郝安琪来说,最大的收获居然是,“支教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当有同学表示出同样去支教的意愿时,安琪说,“短时间的支教真的没有意义,反而给那边添麻烦。我也很后悔为什么以前没有早点想到来支教。”许多巴燕的同事担心她的安全,给她生活上诸多照顾。在课程安排上,她并非专业,也不能打乱别人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孩子们唱歌,乐理知识对他们太难,更重要的是,时间太短,没法持续下去,“如果要来,至少要一至两年的时间”。

; ; 此行也让她认识到更基层的西部,上胡丹小学尽管是上海支援的一个西部学校,但硬件还不够理想,音乐器材和绘画颜料都缺乏,课桌可能是县里中学淘汰下来的,偏高,孩子们常要站着或跪在长板凳上才能写字。“木头铅笔都要写到不能再写才扔掉,一个班只有一两个孩子有卷笔刀”,她自嘲说,自己还算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的三有青年,希望能联合更多的人为那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 (2012-3-28; 江南晚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