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网媒 > 正文
〖中国网〗南财大学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倡导勤俭节约爱粮节粮

;;; 5月26日,作为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以“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在南京财经大学上演。揭示了触目惊心的粮食产后损失及浪费现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随着雄浑低沉的大合唱《悯农》的音乐声,5月26日,作为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以“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在南京财经大学上演。本次活动由国家粮食局主办,南京财经大学承办。

演出中,一批由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通过大合唱、话剧、舞台情景剧等形式,揭示了触目惊心的粮食产后损失及浪费现象,意在倡导勤俭节约、爱粮节粮的理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近百名大学生通过大合唱《悯农》,将唐代诗人李绅对劳作艰辛的描写和对农夫的悲悯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话剧《信息化—有信心》借助拟人手法,表现了当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在科学储藏、绿色储粮上的应用;话剧《礼物》给观众描述了一个温情故事:一辈子从事粮食科技研究的金教授即将退休,他的学生给他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组老照片,表现了我国粮食科技不断进步和粮食科技事业后继有人的主题;舞台情景剧《无题》,则通过对各种浪费行为的情景再现,讽刺和鞭挞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粮食浪费现象。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何毅司长介绍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根据调查测算,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洒遗留、过度加工和粗放加工,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在700亿斤以上,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再加上“舌尖上的浪费”、“中国式剩宴”等现象,消费领域的粮食浪费更是触目惊心,大约十分之一的粮食不是被消费掉了而是损失和浪费掉了,这种现象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的批示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粮食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科学减损保粮安”为主题的“粮食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就是为了促进节粮减损活动的开展和绿色储粮技术的进步。

据了解,今年的“粮食科技活动周”期间,南京财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三所粮食高校向全国高校发出了“爱粮节粮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倡导爱粮节粮;三所高校开展了辩论赛、话剧表演、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爱粮节粮专题活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爱粮节粮大讲堂,专家学者围绕合理膳食等主题讲授了粮食消费的科学知识。

  2013-05-26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