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网媒 > 正文
〖中国江苏网〗爱心传递七年不“痒”南财大学子资助贫困孩子上了大学
;;; 在南京财经大学有个专门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爱心小站”,成立七年来,从最初的1个小站到现在的26个分站,成员从最初的一个法学院发展到现在遍及全校18个学院,常年资助26个贫困孩子上学,累计资助善款超过10万元、图书4000多册,为农民工小学捐建4个图书室……
;;; 一份爱心被传递整整七个年头,终于看到了回报。近日,爱心小站的同学收到一份“惊喜”,那是他们六年前开始资助的一个贫困孩子小马发来的视频。视频中,马同学告诉大家,自己去年已经考上大学了,现在学校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希望爱心小站不要再资助自己了,这样可以把钱省下来去资助更多的孩子。
  原来,六年前,爱心小站通过一个慈善机构得知了小马的情况:父母务农、哥哥残疾,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爱心小站立即与小马的父母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每学期资助400元作为孩子的生活费,直到小马能自食其力为止。“我们是用‘一班对一人’的方式来资助像小马这样的孩子的,当时的爱心小站分站——财务管理2009级5班的同学每人每学期捐款10元资助给小马。2013年,这个爱心小站的同学毕业以后,财务管理2012级5班的同学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资助小马同学。”爱心小站现任站长刘雨婷告诉记者。
  “初中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辍学打工了。如果没有这些哥哥姐姐们的支持,我也不会坚持到现在,更不要说考上大学了!”小马说。马同学对南财大这群哥哥姐姐们六年来的爱心资助表示感谢,并表示将来有条件了自己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像小马这样受到南京财经大学“爱心小站”资助的孩子有26个,虽然每人每学期400元的资助额并不算大,但对于尚在求学的“爱心小站”的同学们来说,筹集这部分资金也并不那么简单。
  除了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出钱来资助孩子之外,为了筹集更多的善款,这群大学生们还开启了“赚钱”模式: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制作了手工艺品,如玫瑰褶皱花、川崎玫瑰、贺卡、发卡、丝袜花等,然后通过义卖这些手工艺品筹集资金,此外,他们还当起了“破烂王”,回收旧书报、旧衣服、塑料瓶。他们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资助贫困孩子上。
  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发现,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很少,造成他们性格自卑内向,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在物质上资助贫困学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精神上的帮助。”“爱心小站”的创始人王孝遗发动大家提笔给孩子们写信,做起了“心理辅导”。此外,大学生们还利用暑假去支教,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受资助的孩子也把大学生当成了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在生活、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都会写信告诉哥哥姐姐。  

(2015-5-5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