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宁镇扬率先建设“创新型经济合作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南京都市圈该如何紧抓长三角核心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新一轮发展,打造中国最好的都市圈?昨天,由南京市政府、南京财经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在宁共同主办的“2010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上,省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南京都市圈融入长三角的方向、皖江城市产业带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等重要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建议,南京都市圈“十二五”可以先行。在宁镇扬板块建立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合作示范区。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张为付教授在论坛上提出了“同心发展‘三宁’亚经济圈”的观点。他认为,在强化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可率先实现宁镇扬同城化、着力推进宁合芜都市带一体化、积极促进宁合昌“新三角”发展。
张为付教授“宁镇扬板块”先行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范从来教授告诉记者,由南大、东大、南师等多家高校院所教授共同进行的《宁镇扬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也明确指出南京都市圈发展步骤中,宁镇扬应该尽快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并将之定位为“创新型经济合作示范区”。
范从来教授说:“宁镇扬经济板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成为国家推动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向北,可将江苏南部经济发展的势头和要素向苏北扩散;向西,沿长江将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发展的势头和要素由东向西扩散和转移,辐射泛长三角地区,主动承接长三角战略、江苏沿海战略和皖江战略等国家三大区域战略。” 同时他认为,南京都市圈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也可以培育江苏的新经济中心。
课题组给宁镇扬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定位是:“以南京为中心、宁镇扬一体、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各类科技园为载体、产业转型为落脚点的创新示范区。”范从来教授介绍说,这样的定位具有开创性,同时考虑了宁镇扬的科教资源优势、自主创新优势和现代产业基础优势。从产业角度来看,南京作为一体化的中心应该是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为主,而在镇江和扬州则是以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为主。三地应共建科技创新产业园,促进南京的创新成果加速向扬镇流转实现市场化。
对外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则在论坛演讲中指出,港口一体化将是宁镇扬板块另一个发展重点,南京港是南京都市圈乃至长江流域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集散地。但是南京港货物吞吐量偏小,成为南京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瓶颈”。怎么办?“以产权为纽带,积极打造南京组合港。”施建军提出分两步走,第一步在江苏省内率先推进宁镇扬港口一体化,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南京港口和扬州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镇江港口、南京港口的矿石运输,南京港口的煤炭运输,南京港口和镇江港口的化工运输的空间布局;第二步通过苏皖两省政府协商,打造国家级南京组合港。
(2010-11-29; 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