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江苏工人报〗探访“最热工作者”

连日来,扬州持续34高温,记者进工地、上马路

探访“最热工作者”

连日来,扬州的最高气温持续在34以上,闷热天气让人汗流不止,不少市民纷纷躲进空调房。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依然在烈日下坚守:建筑工人、文明交通志愿者、公交司机,记者走近这些“最热工作者”,亲身体验挥汗如雨的工作环境,记录下他们在岗位上忙碌的身影。

在扬州南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现场,46岁的瓦工蒋经贵头戴安全帽,还在和工友忙碌着。蒋经贵家住汊河镇,每天早晨5点半就要骑自行车去工地做活。这些天正帮着搭钢架,过几天就要开始搅拌混凝土,蒋师傅说那时是最忙的时候。天气实在闷热,记者看到他只能卷起裤腿,不断用衣领擦拭汗水,而后背早已结起了白花花的汗渍盐霜。

采访结束,过一会就是开饭时间了。蒋师傅抓紧时间休息,他坐在钢架搭起的竹板上,歪着脑袋就睡着了。很香,很甜。

离开了建筑工地,记者登上了19路公交车,温度计显示车厢内的温度达到了38

没有空调,热浪滚滚,不仅乘客难受,对驾驶员也是一种考验。记者留心观察了一下,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半个小时的车程,公交车司机王仁新师傅用一条旧毛巾擦拭了12次额头。“往返要喝上三杯茶叶水,出汗都出光了,都不用上厕所。”他说,“不过,热了我一个,方便一群人。”

除了多喝水,王仁新还自备了清凉油。他说,中午是最困的时候,抹一抹清凉油能提神。到了终点站,王仁新端起杯子猛喝了几大口,拽下挂在脖子上的毛巾,用力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记者在扬州京华岗站台下了车,只见非机动车道上站着一位头戴红帽、手持写有标语的旗帜的年轻姑娘,这位名叫杨少妍的女孩告诉记者,她是一名志愿者,已经在正京华岗站台进行文明劝导四天了。烈日下,这位本来皮肤较白的女孩被晒得黝黑的,脸颊流出汗珠,顾不上擦拭,她又挥动起了小旗帜:“你好,请退回停止线以内。”一市民越线后,杨少妍走上前,将其劝回。

小杨说,她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英语系,开学上大二,听说可以成为文明交通志愿者,她一放假就到社区报名了。“天气热倒没什么,担心的是晒黑了皮肤还遭路人冷眼。”杨少妍抿着嘴唇笑着说,如今行人大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而这是让她最开心的事。

  (2010-07-26; 江苏工人报; 李汪春 张玉峰王槐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