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江苏教育电视台〗校园版“淘宝” 让学生当家

校园版“淘宝” 让学生当家

【导语】《教育新报》,正在播出。以往大学生找实习单位,主要是走出去,但苦于找个理想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即便是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却因没有工作经验,即将到手的工作被迫搁浅。如今,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校将企业直接引进校园来,而且让大学生自己当家,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全是在校的大学生,这为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今天的《焦点》话题,我们就一起来关注南财大这项新的举措。

(现场“飞购校园”学生团队负责人; 孙俊峰)

“目前我们网站的畅销商品是食品和创意用品这两种商品,我们的平台上有8大类商品,1000多种小的商品,主要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各个方面。”

【解说】今年3月底,由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与企业合作创办的“飞购校园”网上商城正式开张了,尤其值得一提的,工作人员全都是大一或大二的学生。“飞购校园”将目标群锁定在高校云集的仙林大学城,只要点点鼠标,最快半个小时,就能为大学生们免费送货上门。眼下半个月过去了,网上商城的生意究竟怎么样呢?

【同期】“飞购校园”学生团队负责人; 孙俊峰

“平均每天的浏览量在2000个左右,浏览也是呈现每天逐渐递增的一种形势,现在注册用户达到500(人),订单有200多个订单,销售额在4000多(元)左右。”

【解说】尽管目前的营利不是很多,几位大学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开设社团、旅游、娱乐、培训等更多项目,以尽快积聚人气、拓展业务。和以往大学生实习往往是“打打杂”不同,“飞购校园”则完全引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学校还专门邀请了来自企业的专家,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具体的指导。

【同期】“飞购校园”指导老师; 李告

“企业管理的一些包括绩效考核的制度、个人评价体系、经营策略、思考方式等等,这些我们会给他(大学生)一个很真实的完全是一个企业的氛围。”

【解说】经过这样一种实战的训练,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们的身上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同期】“飞购校园”采购部部长; 张雪颖

“现在谈了多了以后,能够跟他们(商家)套近乎了,商家也愿意把他们更多的消息告诉我,能够像朋友一样交流,谈到一个很好的合适的价位。”

“飞购校园”学生团队负责人; 孙俊峰

“我们能够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来,来锻炼我们的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运营能力,包括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解说】一份对大学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表明,毕业生的实习对就业率的贡献排在第一位。大学生就业难,解决方案首先在于促进大学生更多的实习,这已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识,而由学校牵头,直接将企业引入校园,这在南财大国际经贸学院还是第一次。

【同期】“飞购校园”企方负责人; 徐林海

“一个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就是运营这个平台所需要的资金,再一个,我们提供了一些硬件环境跟条件,及其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最重要的是,我们企业提供了一个指导,我们会定期去指导这些学生团队,如何运作这个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张为付

“三方共同参与,学校、学院和企业相当于成立一个战略合作伙伴,集公益性、营利性、可持续性于一体,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学生实习、实训下去。”

【主持】其实,用谈恋爱来比喻学生和用人单位最合适,相互了解一段时间,合则步入婚姻的殿堂,不合则友好地说“拜拜”,可是我们现在的就业究竟有多少毕业生有这样的恋爱阶段呢?基本上双方直接就成了亲,这种婚姻的质量可想而知。

回到学生就业来看,实习的好处其实大家都能够感觉到,而现在实习没有在我国大学里普遍开展,阻力肯定不在学生,他们期盼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有更多的实习安排。那么破解大学生实习难的关键在哪里?学校和用人单位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解说】据学校介绍,按照以往实习的经验,学生到企业去,往往是名义上去实习,实际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同期】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张为付

“因为企业考虑到学生来实习仅仅是两三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让你深度地介入,第二,学生在这期间还忙于找工作,也很少能够扎下心来去做这个事情。005901与其你到社会上去,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习上面,我们自己来办一个企业,让你来参与,自己来经营。”

【解说】实习究竟对就业有多大的帮助?有关人士曾对不实习与实习的效用做了比较,例如不实习带来的是一种想象的职业、格式性知识、纯知识、被灌输的状况、单一人际关系、考试的必要和能力以及消极接收工作,而相应地经过实习以后,得到的却是感知真实的需要、场景性知识、人情世故、带着问题的能力、多样化人际关系、主见的必要与压力以及发现自己的爱好等等。(透底字幕)

【同期】“飞购校园”采购部部长; 张雪颖

“我能够表现出一个职业女性的那种风范,这样的话,我的就业能力就提高了,而且我能够找个一个更适合我的位置,我能够有资本去跟那些企业去谈。”

“飞购校园”学生团队负责人; 孙俊峰

“到其他公司进行面试的话,一个很大的筹码,相对其他学生来说,我有这个实战的经验。”

【解说】零点调查公司的一组数据表明:90%以上的美国学生四年里会实习2-3次;德国80%的专业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时间才能毕业;要拿证书必须实习,法国学生毕业前至少实习2次以上;而中国仅11.7%的学生拥有实习经历,远低于国外学生实习比例。(透底字幕)对此,教育界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不再只是精英化的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中心,大学办学的导向亟待转变。

【同期】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张为付

“如果你要是学术性的话,可以钻在书堆里面,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但是我们大量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就业教育做不同的调整。”

【解说】不过,张院长坦言,让学生顺利地从学校走向社会,与用人单位实现无缝对接,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同期】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张为付

“最大的难题,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干什么,这两个缺乏沟通。”

【解说】事实上,在大学里普遍开展实习,受益的也不仅仅是学校和学生。

【同期】“飞购校园”企业方负责人; 徐林海

;“其实我们接受实习生也有目的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一些学生留下来,直接留下来工作了,这样的话,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解说】究竟如何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衔接,有关人士也提出了建议。

【同期】“飞购校园”企业方负责人; 徐林海

“这种沟通体系的建立,作为我们这样的企业,可能需要政府或者其他第三方机构来操作这个事情,会更好一些。”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张为付

“这个要取决于政府一些导向性的政策,比方说企业如果当年吸引新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多少的话,可以给一定的导向资金,同样,如果我们高校为企业输送多少人才,并且它的人才输送的成功的话,也可以对高校这样的一些奖励。”

【结语】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不难看出,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温总理曾经说过,大学生就业是天大的事情。而这“天大的事情”当前的解决方案首先在于促进大学生更多的实习。在我看来,大学生实习不仅仅是学校、学生和少数用人单位的事情,更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有了实践能力的支撑,我们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有更多的底气。

;;; 2010-4-16; 江苏教育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