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金陵晚报〗中行副行长眼中的“房价”

中行副行长眼中的“房价”

编者按:投资时代来临,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不甘心做“象牙塔”里迷途人。这里,每一天都有精彩的投资论坛,或许名人、专家已经空降南京,他们的身影只是活跃在“学院派”群体里。想听到他们的声音?不用担心,本报记者全力出击,为你网罗“学院派讲堂”,瞄准校园里“降落”的财经人物,及时报道专家的最新观点。

本周“瞄准”人物档案:

人名:王永利博士

身份:中国银行副行长

地点:南京财经大学

简介:19895月加入中国银行,19974月至199911月先后任总行财会部、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199911月起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常务副行长(主持工作),20014月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20025月至20041月任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200311月任中国银行行长助理;20048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助理;20068月起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在南财的本周财经讲座上,记者“逮”到了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博士。王永利是各大财经论坛上的“活跃分子”,以“敢”说闻名,他最雷人的观点莫过于对房价的评说。银行的房贷政策,似乎已经成为政府“抑制房价”的信号,先是首套房贷优惠利率从7折升至85折再到9折,后有严格的二套房首付不低于五成,之后又有二套房贷利率有可能上浮传闻,现在又出台严格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在王永利看来,收缩房贷仅仅是一个开始,政府随着取向的变化,还将出台不光是银行层面的控制政策。

从房价看经济发展。王永利回顾美国“次贷”危机,对外界所说“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当,评级机构出现可题”等观点不予认同。“银行又不是傻子,明知道次级贷款,还要往外面贷吗?”王永利认为:“住房贷款是一种按揭,以房子为抵押,只要房价稳中有升,风险就会很小,构不成次级贷款,相反,如果房价下降,这些贷款风险就很大了,这才形成了次贷。”

王永利称,1998年以后美国的房价开始上涨,2003年以后上涨速度开始加快,在2006年第3季度达到顶峰,2006年年末迅速下降。一开始房价是涨的,所以按揭以房子为抵押,房价涨时这个不算次级贷,银行顶多把房子收回。但是,房价一旦下跌,还不上的贷款就成次贷了。

那么,这对中国有何借鉴?作为一位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无时不在思考房价的问题。他说:“和西方相比,中国不征收房产控制税、物业税、遗产税。由于户籍制度的放松,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学扩招,大学生毕业以后大都选择留在大城市,再加上城乡差异明显,所以城市的住房需求是很大的。炒房会造成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带来后果非常严重,肯定是需要政府出手。不过,政府对房价的控制,光由银行来承担,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组合政策日后还会出台。”

;;; 2010-4-17; 金陵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