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生活新报〗在电梯里赚钱

在电梯里赚钱


电梯,这是窦礼邦创业梦想开始的地方

当你出入各大写字楼电梯时,抬头便可以看到很多来自多媒体的广告。这样的多媒体广告在“服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它的创富过程。各大写字楼出现的电梯多媒体电视广告,得益于窦礼邦在搭乘电梯时的突发奇想。每每遇到搭乘电梯人挤时,总是很难看到自己所要到达的楼层是否到了。“要是有个人提示一下就好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在5年时间里,为窦礼邦创造出了近千万的资产。

十年销售;磨出“一剑

1996年,窦礼邦从南京财经大学广告策划专业毕业。尽管“吃皇粮的思想还是当时的主流,但窦礼邦选择了“非主流的销售行业。

一年后,窦礼邦被公司派到了云南。一次偶然的机会,窦礼邦认识了现在的太太,当时也在做销售的潘润鲆。两人渐生情愫,三年后,两人结婚了,依然在自己各自的领域工作着。就这样,销售的工作,窦礼邦一做就是10年。

窦礼邦说,做销售,培养锻炼的不仅仅是一方面的能力,当真正投入进去时,从中受益的东西就颇多。从化妆品到视频领域,四川、广西、山西、贵州、云南,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西部地区,从一个最前线的销售者做到了区域的主管,但是,这样的生活,窦礼邦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个男人就应该有一份真正的事业。

2006年,经过反复思考和实战经历,窦礼邦相信“媒体是一个思想到哪就可以做到哪的东西。基于服务意识,他想到要是在电梯里做一种媒体,前景应该不错。当有了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后,窦礼邦将自己要在电梯里做媒体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得到了家人支持的窦礼邦向公司提交了辞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那年4月,窦礼邦的正全传媒公司正式成立。

从语音提示到媒体专利

起初,窦礼邦经历着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带来的考验。在电梯里做媒体,在当年看来还是个新兴的事物,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借鉴。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没有顾客,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4张办公桌,3名员工,一间40来平米的屋子,这就是窦礼邦的公司。

最初,窦礼邦的媒介只是一套语音系统,负责在电梯内为乘客播报楼层,空隙时播放语音广告。窦礼邦清楚地记得,自己公司寻找第一批合作伙伴的艰难。公司成立后,自己签到的第一笔7千多元的生意,是一家酒店的。同一栋楼内,四家酒店,窦礼邦都一一与他们洽谈,而只有一家酒店愿意与他合作。酒店的老板耐心地听完窦礼邦的方案后,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乘坐电梯的人们一进入电梯就能听到关于酒店的介绍,到了该酒店的楼层,还可以设置“某某酒店欢迎您之类的语音。不久,广告起了效果,那家与窦礼邦合作的酒店生意越做越好,其余三家酒店便提出愿意以翻倍的价格和窦礼邦合作。但窦礼邦却婉言谢绝了,他说,做生意信誉很重要,自己已经和那家酒店签了合同,就应当诚信办事。

仅靠语音的方式做媒体是不够的。广告的受众是出入写字楼的优质消费群体,而像化妆品、汽车之类的广告,如果只有语音,便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这也让窦礼邦的传媒公司的合作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窦礼邦想,如果将自己的传播方式做得有声有色,受众就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接受广告的内容,广告效果一定就能凸显出来。

于是,2007年,窦礼邦开始着手研制可以放在电梯内,像电视但又不是普通电视的新型多媒体。在花费200多万后,窦礼邦的电梯多媒体电视研制成功。为了防止自己的心血被人模仿,2009年,窦礼邦为这项集无限通讯、传输、播放三种高端技术于一体的新媒体申请了专利。

困境中的贵人

做媒体,窦礼邦的公司并没有走什么捷径,起初的三四年,公司都在投资,很难看到回报。“一般媒体前几年是在花钱,而我的公司是在烧钱。窦礼邦说,和传统的媒体不一样,他的媒体还需要研究,有时公司一个月投进一二十万什么回报也看不见。

由于当时窦礼邦的公司很小,银行借贷的路根本很难走通,资金成了最大的问题。窦礼邦只得动用自己多年做销售积下的人脉,和朋友沟通,看到前景的朋友也都尽力向他的公司提供资金帮助。而资金的支持,除了自己的朋友外,甚至还有窦礼邦妻子的朋友。那么多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窦礼邦做下去的决心。

除了资金,窦礼邦还遇到了员工的难题。因为一时半会很难看到“希望,窦礼邦遭遇了很多次无人可用的困局。2007年,公司还是一直处于投入的状态,将近三四个月,公司举步维艰,发放不了工资。虽然窦礼邦不停地鼓励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大家似乎还是看不到希望,纷纷离开了。只有一个员工选择留了下来,他也是窦礼邦第一批招进来的人。在他们的坚持下,公司慢慢好了起来。

2008年,进入了研发新设备的最后阶段,但多媒体的研发使得之前的“语音设备暂停使用。客户处在了停滞的状态,多媒体的普及需一大笔资金。困境持续半年,员工又走了,唯一留下来的还是之前那个员工。经过不断奔走和不懈的努力,公司终于“活了下来。

“遇到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难有没有想过退缩?窦礼邦和潘润鲆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不是想不想退缩,而是不能退缩,如果投资少的话,或许还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做大了,根本就不能退缩,不管多困难只有硬着头皮坚持。沉浮商海,窦礼邦深刻领略了其中的残酷。

2008年,公司又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局面,窦礼邦向妻子求援。潘润鲆义无反顾辞掉了工作,进入公司尽心做起了身兼多职的能人,夫妻俩同甘共苦。

潘润鲆信仰佛教,她说:“一路走来,确实辛苦,但总是苦中有甜,就像每次一旦遇到困境,总会有贵人出现来帮助我们。贵人有时是别人,而有时,贵人就是自己,是心中的那份信念。

困难中;需要坚持和信念

做生意的目的在于赚钱,但在窦礼邦夫妇的眼里,商人不仅仅是唯利是图。“媒体生意,取胜之处就是要有独到的东西。因为最初,窦礼邦的出发点就是将创造价值的过程渗透到服务当中。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一个新事物,模式还不够成熟,所以,尽管多媒体面世一年后就有外地的个人或单位想要和窦礼邦合作,但都被他拒绝了。窦礼邦说,自己的多媒体模式还不成熟,没有可借鉴性,不想弄出麻烦。

与窦礼邦合作的酒店,也由从前的一家店发展到了现在的5家分店。“意识决定发展,这正是客户对信息资源传播意识的体现。窦礼邦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要赚取客户的钱,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客户的成长,和客户一起成长,相互促进,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每一个员工都是一笔财富。对于员工,窦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公司的员工,我一直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平等的。他们是公司的血液,每一个员工都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们尊重他们,同时也感谢他们。今年428日,是窦礼邦的公司成立5周年的纪念日。在晚宴上,回想起5年来自己与妻子、与员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大家都热泪盈眶。

现在,窦礼邦的公司步入了正轨,稳健地发展着。而昆明的很多高楼都有了窦礼邦的多媒体电视,加上自己的专利权,公司的前景一片大好。窦礼邦笑着说:“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心中的信念。”

  (2011-5-19;;生活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