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江苏14所高校捧回28项大奖
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大学、苏州大学等14所高校荣获28项国家科技大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0.1%,占高校获奖总数的14.1%。其中,有11项奖励为第一完成单位。
记者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获悉,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国家三大奖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198项,占总数的71.5%;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51项,占总数的54.5%。其中,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1项,占总数的70%;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25项,占总数的75.8%;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52项,占总数的71%。近年来,高校的获奖比例不断提升,由此也可看出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日趋突出,而在这当中,江苏高校成绩不俗。
对抗水稻顽疾,保障农业生产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南方粳稻区面积5000多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但一直以来,条纹叶枯病始终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产,如江苏省2004年发病面积达2300多万亩,绝收面积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公斤。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主持申报的项目——“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利用传统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在短短的几年间,快速选育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早中晚熟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新品种10个,并在江苏省作物栽培指导站、种子站的大力配合下,迅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这一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还同时研制了新品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的定量化实用指标,制定栽培技术规程13个。2007年至2009年,新品种推广8314.57万亩,社会效益116.1亿元,推广面积占南方粳稻区种植面积的78%。该成果所建立的一系列水稻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平台,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揭示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变规律
亚洲风尘是全球风尘系统的最重要贡献者,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产生、输送、沉降与沉积风化过程以及环境效应,构成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南京大学陈骏教授课题组完成的研究成果——“亚洲风尘起源、沉积与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针对亚洲风尘系统,利用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古气候学的研究方法,深刻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变规律,重建了70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该课题此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课题组通过研究亚洲内陆和周边海洋的古环境记录,发现气候事件与青藏高原隆升存在紧密的联系,为建立构造——气候联系的模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中国沙漠和黄土沉积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元素、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研究,圈定了亚洲风尘的可能源区,揭示了风尘在源区化学演化、搬运与沉积和沉积后的物质变化规律,从而为黄土沉积古气候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多种指示古季风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新指标,大大促进了黄土古季风研究的进展。
新型催化剂使可乐罐生产更环保
小小的可乐罐,不同的生产方式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却有天壤之别。南京理工大学汪信教授等完成的“钴酸镧等高性能超细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项目,针对这一难题,建立了在较温和条件下制备超细氧化物催化剂的软化学方法,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该成果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可乐罐的制造离不开聚酯材料,以往生产这种材料所使用的催化剂含有毒重金属,对人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隐患。南理工的这一科研成果属于新型的钛系催化剂,安全环保,不仅成功解决了聚酯产品有毒重金属残留的难题,更进一步解决了一般钛系催化剂分散性差、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在应用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关产品通过了FDA测试、ISO9001体系认证,并得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著名品牌认证,质量可与GE、杜邦、日本宝理等著名跨国公司的同类产品媲美,价格却大大低于同类进口产品。因而该产品一经问世,便产生了极大的国际影响,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攻关经编装备,突破纺织产业瓶颈
在纺织工业中,经编产业以其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卓越、产品性能独特等优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经编装备和生产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而我国高端的电脑经编装备全部依赖进口,这增加了企业成本,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已成为经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江南大学蒋高明教授等完成的项目——“数字化经编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系统研究了数字化经编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了多品种系列化的数字经编装备和配套软件,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经编装备水平跃入国际先进行列,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经编装备的数字化和集成化,以及经编产品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2007年以来,这一项目累计新增利润6.2亿元,新增税收2.1亿元。他们研制的各类经编装备和配套软件,已经在国内87家经编大型企业应用,项目开发的高档装备和软件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间接经济效益20亿元左右,打破了高档经编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的经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11-1-20;;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