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站,为了那求知的眼神
在南京财经大学,有一群大学生,为了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辍学,建起了“爱心小站”。
“爱心小站”的创始人是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王孝遗。说起建立“爱心小站”的初衷,王孝遗回忆起自己大二暑假去大别山小学支教的经历:“那两个星期的支教经历,让我看到了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连微薄的生活、学习用品费用也无力承受,我的心情很沉重。”
支教结束回到学校以后,山区孩子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总会不时浮现在王孝遗的脑海里,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当王孝遗把自己的想法和王正荣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说了之后,大家决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爱心小站”,以“一站对一童”的方式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童。每个“爱心小站”接受班级同学的资助金,数额自愿,同时在学校建立一个“校园爱心站”,为班级提供受资助学生名单,并负责每月定时转寄班级资助款项。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王孝遗和他的同伴建起了爱心网站,详细介绍亟待资助的贫困学童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他们还在爱心网站公布了《资助贫困生倡议书》、《“爱心小站”守则》及《工作简报》,对“爱心小站”的运作方式、规章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
“爱心小站”的爱心行动很快就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可,不长的时间里,“爱心小站”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16个,从最初的12个人到现在的400多人,从最初的法学院一个学院发展到现在的国贸学院、财税学院······
“助学行为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能只是三分钟热度!”眼看第一个“爱心小站”的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法学院大三学生陈龙接过接力棒,担任“爱心小站”第二任总站长,他表示,一定不辜负“前辈”重托,把这份事业认认真真做下去。而正在申请留学的卜乐同学表示,即使自己将来出国了,也一定会继续尽力资助贫困学子,把爱心行动进行到底!
(2011-1-11; 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