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在与3000多名知名高校高材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功受聘于国际顶尖投资银行的2名大学生之一;
;;;;; ;他,对传统与时尚都有着独特的追求,一边捧着《论语》、《道德经》,一边玩着黑人音乐hip-hop;
;;;;;; ;他,拥有极高的“财商”,11岁时就开始出租漫画书赚钱,高中炒开放式基金,大一时通过网络交易赚得上万利润,大三时又在南京新街口开了3家服装店,收入颇丰;
;;;;;; ;他叫项与秋,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四学生。
揣着多重梦想进大学
;;;;; ; 揣着 “银行家、管理者、音乐制作人” 的多重梦想跨入南京财经大学。从大一开始,项与秋就开始为自己“积累资本”——钻研全英文的专业报刊杂志。
;;;;; ; 出众的外语表达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快便有了用武器之地:2005年,在欧洲金融巨头荷兰银行举办的“发掘未来CFO——财务案例分析大赛”中,项与秋与其他同学组成的团队在全国250多支队伍中夺得第4名;2006年,项与秋飞赴美国参加“全球大学生投资论坛”,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与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William Dudley对话。
销售hip-hop手表显“财商”
;;; ;; 项与秋出身于书香门第,却爱上了hip-hop,一首长长的黑人hip-hop歌曲,两三天就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 ; 在喜欢hip-hop的同时,这位小伙子又显示出自己特有的“财商” ——他从hip-hop音乐中发现了商机:利用网络向其他hip-hop爱好者销售当时在美国红极一时的hip-hop手表。他很快就成了网站上最大的hip-hop手表销售商。随后,他销售的产品由手表扩大到所有hip-hop风格的衣服、鞋帽及首饰。
战胜耶鲁、剑桥等校高材生
;;; ;; 进入大四以后,花旗、高盛、美林、德意志、汇丰、荷兰等银行,都是项与秋的向往。
;;; ;; 项与秋终于过关斩将闯入了麦格理银行——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银行的最后一轮面试,同台竞争的对手多是来自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等名校的高材生。董事总经理在了解了项与秋的经历后,问了他很多细节问题,比如第一笔生意如何谈成、货源如何找到、价位如何确定等,原定半个小时的面试时间,最后用了将近1个小时才结束。最终,项与秋成为在3000多名应聘者中被幸运录用的2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