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昨天,省暨南京市“学习雷锋好榜样”百万志愿者集中行动启动仪式在山西路广场举行(如图本报记者崔晓摄),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一字排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同时,在正洪街广场、南湖公园广场、夫子庙广场等10多个地点也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记者发现,志愿者中不但有着很多“90后”青少年,甚至还出现了“洋面孔”。
志愿者各显专长,街头为市民提供多样化服务
山西路广场活动现场,来自全市的13支志愿者方队提供了法律咨询、义诊、金融咨询等上百种服务。在省军区司令部志愿者服务队摊位前,解放军战士们正在义务为百姓提供健康检查、理发、修理电器等便民服务。一位市民拿着刚修好的收音机,对小战士们赞不绝口,“他真是活雷锋,我给他钱,他一分钱都不要。”这些年轻的小战士在提供便民服务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实质。解放军战士支凯祥说,“在我看来,雷锋精神就是‘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为人民服务’。”
; ;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中心支行的青年志愿者们向市民们宣传如何识别假币、如何正确理财等知识。志愿者严长德告诉记者,他们这支志愿者队伍平均每个月要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其中,宣传防范假币常识最受欢迎。因为按照宣传册上面的假币识别方法,不少人很难全部掌握。活动现场,严长德向市民介绍了两个简单适用的人民币鉴别方法,首先看人民币左下角的数字,真币数字正面看是绿色,侧面看呈浅蓝色,如果是假钞,侧面看就不会变色;其次,用手摸摸人民币右下角的盲点,真币有凹凸感,假币则没有。
“90后”年轻志愿者:把对雷锋的崇拜变成自己的点滴行动
在昨天的志愿者队伍中,记者还发现了不少充满朝气的“90后”。今年22岁的杨力是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穿着一件宽大的卫衣。他告诉记者,大一刚开学他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爱心社团,之后参加了多种志愿活动。“我们经常去养老院给爷爷奶奶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还表演节目,我们表演的节目都是自己原创,包括歌曲都是自己写的,我挺喜欢做这些事的。”杨力说,“别人认为我们还年轻,可我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了。”
; ; “90后”张倩是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三年级学生,今年刚满20岁。她说,她上小学就听过雷锋的故事,他做好事不留名,帮助别人不计报酬,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去年她加入志愿者队伍,就是想学雷锋帮助更多的人,“我觉得雷锋很伟大,我很崇拜他。我也会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感染更多人。有一次,一位老奶奶要去中大医院不认识路,我热情地指引她走到目的地,老奶奶连声道谢。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获得心灵快乐。”
老外加入“学雷锋”队伍:“在美国,考大学必须要做好事”
人群中,记者看到一名戴着雷锋帽的“老外”,他来自美国,叫米尔斯·乔丹。今年24岁的乔丹是南京财经大学的一名外教,他说自己可以为新来中国的外国人提供帮助,也可以帮助中国人学习英文。在跟记者对话时,乔丹时不时因为想不起来某个中文词语而拍打自己的脑袋,然后很懊恼地说:“天哪,我为什么不把中文学好啊!”夸张的表情逗乐了旁人。乔丹说,去年圣诞节,一个中国朋友在网上买了一顶雷锋帽给他做礼物。那时开始他知道雷锋的故事,“他喜欢帮助别人,虽然做的都是身边的小事。”
乔丹认为开展学雷锋活动非常好。“在美国,要上大学必须要‘学雷锋’,也就是做义工。所以美国的高中生会花很多时间去做义工。”乔丹告诉记者,美国的大学特别看重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要上好的大学必须要先做好义工。
;;;;(2012-3-3;;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