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都有过到中国西部农村支教的经历,对那里特有的艰苦环境和自然风光都感到印象深刻。可是你能想象得出,在非洲贫民窟里支教的景象吗?日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大三学生曲翔宇,刚刚完成了一项足以让许多同龄人羡慕的壮举——在非洲东部国家肯尼亚完成两个多月的支教。曲翔宇说,从非洲回来以后,他对人生的态度一下子有了很大改变。“珍惜现在的生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大学生远赴非洲支教
;;; “我是在今年的1月27日,也就是正月初五那天踏上非洲之旅的。当时大家年都还没有过完,但是经过近17个小时飞行以后,我已经站在了非洲东部国家肯尼亚的土地上,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支教生活。”记者联系上曲翔宇时,他刚刚从非洲归来不久。
;;; 曲翔宇告诉记者,他此次远赴非洲是跟随一个国际性的学生组织“AIESEC”前往的,这个学生组织的中文名字叫做“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成员全部是来自全球各所高校的经济学和商学学生,平时相互之间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沟通,共同参与海外实习和服务计划。在非洲的两个多月里,除了当地的一些成员提供的帮助,所有的花费都是由参与者自己承担的。
;;; “为了参加这个活动,我特意在寒假里请假。虽然开学后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学业,但是学校的老师都很支持我的决定。”曲翔宇说。
2.初入贫民窟眼前景象让他震撼
;;; “在这里,路上布满了各种垃圾,苍蝇、蚊子横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70%的人口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由于没有救治条件,孩子们被铁丝网扎破的双腿只能任其发炎,腐烂的伤口上叮着苍蝇!”曲翔宇至今回忆起刚刚踏足贫民窟的景象时,还感到十分难受。他所支教的Ngota's Upendo小学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区,这里是非洲的“第三大贫民窟”,
;;; 而当他们这些志愿者来到所谓的学校时,更是为这里的简陋条件感到震惊。“所谓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简陋的大铁板房,而里面的一间间教师,就是在特板房里拉上的几个编织袋帘子隔成的。”曲翔宇告诉记者,在上课的时候,为了不影响隔壁教师学生的学习,老师们都不敢大声说话。而在教室的下面,竟然还有一条臭水沟流着臭水。孩子们上课时,教室后边就躺着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很多孩子来上学并不是为了学习,只是为了免费吃上一顿好心人提供的午餐。”
3.没有教材上课内容全要自己搜罗
;;; “这些学校里的条件由于十分简陋,所以平时课堂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曲翔宇告诉记者,他所执教的学校有140多名学生,但是只有两名固定老师。由于人手不足,老师在给某个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其他教室里的学生就闲着无事干。所以,老师们对志愿者的到来都很欢迎。在这里,包括曲翔宇在内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每周要上五天课,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上两个钟头,下午上两个钟头。曲翔宇负责教学的课程是数学。
;;; “这里的课堂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两个钟头的课程往往要一口气上完,如果学生累了,中途就随时停下来休息。”曲翔宇说,由于这里的教材极度缺乏,整个学校只有一本课本,所以平时的上课内容要靠志愿者自己搜罗。所以,每个志愿者上课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孩子们听得都很认真。
;;; 在去非洲前,曲翔宇曾一度担心过自己的语言问题,但是到了非洲以后,发现和孩子们用英语沟通基本上没有障碍。他对此也是感慨良多,“很多人学习英语其实并不是不会说,只是不敢说,一旦放开身上的束缚以后,口语水平往往能够获得质的提高。”
4.想努力帮孩子们建一个图书馆;
; ; “这里不仅仅需要微笑、知识,更需要一间宽敞的教室,甚至哪怕只是一张纸和一颗土豆。今天我替这里的孩子祈求一个小小的愿望:哪怕你仅仅少喝一瓶饮料,这里就能多几个孩子的土豆、作业纸……”这是曲翔宇一个月前,为了帮助孩子们,通过网络给远在国内的同学的留言。曲翔宇告诉记者,通过此次非洲之行,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做有价值的事。
;;; “去非洲之前,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幸福,非洲之行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我觉得,连贫民窟都闯过的我,已经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了。”还在上课期间,曲翔宇就向孩子们伸出了帮扶之手。当时通过南京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通过各方募捐,筹集了五千多元的人民币,他们用这笔钱为当地的小学买了文具和体育设施。
;;; “当这些非洲的孩子拿到他们人生中第一个足球时,整个学校都沸腾了。”曲翔宇说,目前他最大的心愿是,帮这里的孩子们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
(2012-4-17; 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