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名叫《南财校友》的回忆录

2001年,彼时的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前身)仙林校区首期工程竣工交付;2003年,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并在仙林校区举行成立庆祝大会;2006年,南京财经大学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在仙林校区举行;2009年,南京财经大学首次招收工商管理硕士。
数据简单,但简单的数据却承载着南财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历史。的确,从十年前一所只在南京地区有点名声的专科类院校,到2010年在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榜上取得16名的位置(根据武书连编制的《中国大学评价》记载),也难怪南财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刘浩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对南财这十年来在学科建设的发展上口若悬河。但南财的成长并非仅限于此,尤其在一届届仙林南财的学子眼里,回忆起仙林南财,他们显然更为关注与校园生活有关的变化。
因此,当学界正在评估南财十年来在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有目共睹的发展时,不妨来围观这些曾经在仙林南财学习、生活过的校友们,听他们讲述关于仙林南财的十年。
;
南财校友:黄颖
在校时间:2001年—2005年
在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回忆心语:感谢南财在那些年里给予了我,关于青春的美好回忆
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快7年了,但黄颖几乎每年都会找个时间回到位于仙林的母校去转一圈。有时候想想就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当年几乎全是荒地的仙林,现在有不输给主城区的繁华;当年更像是建筑工地的南财校园,如今走起了花园式高校的路线。不过也是,日子过着过着,就过去了11年了。黄颖说。
身为2001级南财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黄颖从当年跟随南财来到仙林,到如今可以说是仙林南财十年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据她介绍,在2001年入学时,仙林的南财还只建成了一小部分。一栋教学楼,一座室外体育场,只有西苑宿舍生活区,图书馆在教学楼负一楼,是一处有两、三间办公室面积的屋子。完全不知道其实校园里还应该有行政楼和大学生活动中心这样的建筑。在黄颖看来,当时的校园环境有多简陋,估计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他们才能明白,因为只一年时间,中苑宿舍生活区等其他校园设施就陆续建成了,第二年来到仙林南财的学生,所看见的校园已经升级了太多,之后就更别说了。黄颖说,在她的记忆里,大学里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天,都可以在学校里发现些新出现的建筑。虽然她因此吃了四年的校园建设灰尘。
如今的学生比我们那时要幸福多了,没有建筑工地的扬尘,没有课堂外那些机器轰鸣的噪音。拥有美好得多的校园环境,还拥有相当丰富的课余生活。黄颖感慨,我们那时社团很少,校园活动就更少了,哪像现在我不管何时回学校,都有正在举办的活动。而这还不是最悲摧的,让黄颖最羡慕嫉妒恨的,是如今南财周围的变化也如此惊人,直到我毕业,南财正门对面都还是一片空旷的荒地。黄颖回忆说,当时唯一的娱乐活动就只有去大坑吃东西。
;
南财校友:刘又菱
在校时间:2005年-2009年
在校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回忆心语:最喜欢学校周边的小吃了。
说起来,刘又菱也会每年回到仙林的南财校区转一圈。一般会和老同学约好一起回去。刘又菱说,她觉得毕业后再回到校园,更有一种亲切感,而且,会比之前更关注校园里那些细微的变化,挺有意思的。刘又菱说。
和学姐黄颖相比,刘又菱来南财时,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周边建设,都已逐渐成熟。倒是有些一直没变的东西。刘又菱说,这是当她毕业之后,每年回到学校散步时发现的,像是自习教室多年都不变的拥挤。刘又菱表示,在她的记忆里,每次回到学校散步路过自习教室,看见那些放在仅有的几个空位子上的书本,她就特别感慨。其实90后也并不是像传闻里那样浮夸吧。刘又菱这么想。;
;;;;(2012-5-3; 东方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