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人民网江苏视窗】南财教授: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保障民营产权增加民企信心

; ; ;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公报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这也成为热议的焦点。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刘志国认为,除了强调市场的作用,产权保护制度的提出也是重要亮点之一,这对民营产权的保障将是一项重大利好,也将增加民营企业家进入一些垄断行业的信心。 ;

政企不分的症结亟需破解

   刘志国认为,即便一直在提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但国有经济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几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首先,政企不分的问题就一直存在。“把政府性质、行政机构性质与企业性质混合在一起,成为社会上诟病的现象。”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垄断问题也一直存在。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垄断了基础产品、基础材料,导致其成本可以转嫁,这也会随之带动全国物价成本上升。“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是与垄断有关的。”
   此外,多年来,即便国有企业改革得再好,呈现给老百姓的仍只是一个数字、空洞的东西,改革发展的红利老百姓不能直接感觉到。同时,老百姓对国企的监督,也就是最终所有权人对国企的监督、管理完全没有落实。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企改革应从管理体制破题
   刘志国认为,下一步要市场化,首先是在现有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在于如何突出市场的力量、突出市场监督的作用,把过去的行政力量用市场力量来代替,由市场监督部分代替行政监督,加强市场地位。
   他建议,国有企业改革首要是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果把国资委作为国企、央企的管理部门,那它是挂在人大底下,对人大负责,还是直接放在社保下面,盈利等由社保基金来负责?”刘志国分析,如果还是将其放在政府下面,那很显然还是由政府来任命干部,那么政企不分的问题仍然很难解决。“现在都是由组织部等来任命大央企的负责人,如果不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很难改变政企不分的局面。”
   如何破除国企的垄断?刘志国坦言,对垄断不能一概反对。“因为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如果引入竞争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比如一部分公益性的企业,如电、交通运输、铁路等,尤其是供电、供水,公用基础行业是无法引入竞争的。”他建议,对这部分行业,应当改变考核方式,不再考核利润,而应该考核其成本。“现在国企腐败问题比较严重,工资利润等老百姓也很有意见,现在要从成本这块卡死,加强成本的监督。”
   ; ; ; ; ; ; ; ; ; ; ; ; ; ; ; ; ; ; ; ;产权保护制度将助力民营企业迎来新机遇
   在国企改革进入倒计时之时,也被认为是民企发展的好机遇。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国企改革也是民企的机会,此前的“新旧36条”已经对民资开放了绝大部分可放开的领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破除国企垄断,打破人为设置的“玻璃门”,促进国企与民企的共赢。
   刘志国指出,在此前的体制中,即便部分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了,但是民营资本仍然会有些疑虑:“会不会再有一次国进民退?会不会‘关门打狗’?这时候产权保障就是必须的。”
   他认为,此次公报中,已经把产权保障提上议事日程,这在以往是没有提过的,可能意味着产权保护有可能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行政权力对产权粗暴的侵犯没收,应该有司法救济的通道,此前由于行政权力对司法的干预,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民营产权的保障。”人民网原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链接: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11/14/26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