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南财 > 纸媒 > 正文
〖新华日报〗限塑八年,为何依然我行我“塑”

;; 黄瓜2斤,青椒8两,土豆12两。摊主黄雪麻利地扯下3个塑料袋,帮顾客把菜装好。5日下午,在南京市浦口区凡星综合市场,记者逛了一个半小时,看着这类超薄塑料袋作为每个蔬菜摊位的标配,免费进入一个个买菜市民手中。

;;;;我国20086月起施行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8年来,在众多集贸市场、路边店铺,限塑令如一纸空文。

;;;;南京市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限塑令执行成效的行动方案》,提出建立集贸市场塑料袋专供制度——鼓励和引导市场开办者或场内经营者在市场内设立合格塑料购物袋销售点,实行塑料购物袋统一采购、销售。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南京人买菜也要买塑料袋了?

;;;;塑料袋收钱?摊主谭心霞摇摇头,在菜场绝对不可能。买菜一买就是六七样,青椒、土豆等可以装到一个袋子里,水菜总要分开装。超市那种最小的袋子11毛,5个就要5毛,顾客肯掏钱?摊主何云云插话:超市不还价,我们卖菜,3毛、5毛的零头都抹掉,哪好叫顾客再掏钱买袋子?

;;;;市民顾娟说,带袋子上菜场太麻烦,如果整个菜场都要花钱买袋子,那也只好买。市民黄为先表示,要看袋子价格,超过3毛肯定不买。市民刘宏反问:装鱼虾的袋子那么厚,你没为它买单?菜场塑料袋看着免费,还不是已经算在菜钱里了?

;;;;凡星综合市场管理部主任周德真认为,设专供点容易,问题是环保袋比不合格塑料袋贵很多,而袋子费用估计很难转嫁到顾客身上,肯定是增加摊贩成本。除非整个菜场禁止摊贩自己进袋子,专供点才有用。

;;;;科巷菜市场管理办公室王主任也觉得为难:我们几年前专设环保袋供应点,但经营户不来买。卖不合格塑料袋的就在菜场旁边转,和经营户互留电话,双方很默契。我们顶多把卖袋子的撵走。还是要从生产塑料袋的源头上管。

;;;;事实上,限塑令出台后,其以经济手段来减少塑料袋用量的思路,就是议论的焦点之一。限塑令成为卖塑令,有偿使用制度落实较好的超市是最大赢家”——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南京加强版限塑令延续这一政策思路,并决心攻克与大众生活紧密关联的集贸市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个农贸市场塑料袋要花钱买了,你赞成吗的微博投票,60%的网友选择不赞成,治标不治本,多花钱而已。网友们还留言:塑料袋使用量大,主要不是因为免费,而是因为方便;难道花钱买塑料袋用,塑料袋就是环保的?有关部门要反思,源头堵住了吗?有便宜环保的替代品吗?……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认为,经济杠杆的效果如何,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也就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塑料袋价格甚微,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对塑料袋收费、小幅提高塑料袋的价格,只能给消费者增加开支,并不能大幅度减少塑料袋使用量。他建议,通过征税的方式,将经营者销售塑料购物袋的超额利润纳入环保专项基金,用于奖励限塑较好的组织、个人,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在集贸市场等限塑困难区域,充分调动商家积极性,如对响应环保规定较好的商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

;;;;记者发现,未能在源头有效把控,被视为限塑令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超薄塑料袋难以多次利用,是主要的白色污染源,所以被禁。然而,多个塑料袋批发商都告诉记者,各种厚薄的塑料袋都有,欢迎去看货、谈价。一家塑料袋厂家的刘经理承认,限塑令是有影响,超薄袋子做得少了,但还是有市场需求。他说,菜场用的袋子,符合国标的很少,装豆浆、馒头的塑料袋最薄,1分多钱一个,几万个起做。

;;;;要从源头遏制白色污染,还需要有合适替代品。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江伟老师透露,自己在研发可降解塑料袋,努力控制成本,希望尽快拿出与不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相近的产品,让更多人用上环保购物袋。

;;;;加强版限塑令,如何落地有声?媒体人陆先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竹篮子图片,并回顾起提篮买菜的时光。并不一定让你我重提菜篮子,说到底,是为了唤回环保的生活方式和起码的环保公德。的确,在关注环保公共政策的同时,不妨自问环保为先,还是方便至上,毕竟公众环保意识也是影响限塑令推行的因素。

;;(2016-8-8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