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人员认为教育对聋哑儿童的个体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而只有0.9%的人认为聋哑儿童得到了足够的社会关注。”昨天,无锡大学生吕婷婷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听风小分队,近日针对无锡市民就聋哑儿童的了解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针对聋哑儿童的教育体系尚未完善。
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线上调查法,总共历经一个月时间,受访人数222人。“近年来,普通中小学的家庭教育受到极度重视,但对聋生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却几乎空白,然而聋哑儿童由于听觉缺陷、言语交际受阻,与外界的接触大大减少,他们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因此我们想就这个问题展开调查。”吕婷婷介绍,在他们的调查中,19.82%的受访对象认为学校教育是聋哑儿童个体发展中重要因素,31.53%的人认为家庭教育在聋哑儿童的个人发展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近五成的人认为教育在聋哑儿童个体发展中至关重要。 但是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聋哑儿童康复工作很不全面,其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耳疾可以康复,并且不知道康复中心的存在,而这些人中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多,父母不能陪伴左右而年长者知识水平不够,更有甚者相信‘贵人迟语’等封建思想,导致大量的农村听障儿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吕婷婷说,即使知道这些信息,其中也有部分人因为高昂的康复费用而选择放弃。虽然有47.75%的人认为聋哑儿童接受教育、促进身心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是上特殊学校,但其高额费用仍让需要的人望而却步。
“总体而言,聋哑儿童教育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还是比较有限,他们急需来自不同层面的支持,而纵横交融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形成。”就此调查,学生们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在全社会倡导关心、尊重聋哑儿童的社会风气;第二,重视人才培养和机构设置,构建聋哑儿童教育支持体系,加强监管,合理布局,努力提升聋哑儿童教育专业人士的人才培养,确保聋哑儿童家庭能方便快捷获得专业技术支持;第三,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和保障体系,通过改善儿童出生前和童年早期的医疗检查,及早排除、发现、干预和控制聋哑儿童的比例,为聋哑儿童家庭提供营养康复等福利支持以减轻家庭压力;第四,呼吁聋哑儿童父母构建相应特教团体或联盟,通过活动和宣传,用自己的力量赢得社会的普遍关注。
(2016-8-25 无锡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