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研讨会现场 国际经贸学院供图
10月27日,201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仙林校区经济学科楼308会议室顺利召开。韩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金周南教授、韩国航空大学咸凡熙教授、新西兰怀卡托大学Paresha Sinha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文教授以及我校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宣烨教授、副院长张文武教授出席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国际经贸学院党委书记张阳军主持,我校国际经贸学院国贸专业全体教师以及部分研究生聆听了会议。
会议伊始,金周南教授作了题为“国家品牌价值提高战略”的讲座。他围绕国际品牌评估现状、MBP国家品牌价值评价模型、韩流和韩国国家品牌和国家品牌提高战略四个方面深入浅出阐述了国家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国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量,他认为品牌价值可以随着品牌资产的增加而逐渐积累,好的营销策划也起到推助作用,而国家品牌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针对国内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情况,咸凡熙教授从“什么是国家物流成本”“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概要”“东北三省与沿线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四个方面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他以国际物流成本以及韩国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能够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城市群,并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功能的黄金水道。
随后,Paresha教授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教学模式探讨”为题阐释了对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认为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她高度赞扬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并提出自己的观念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待和建议。此后,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Jeffrey Alyn Smith教授也针对中美高等教育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人才培养和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田文教授认为,高等院校应该是与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同根,财经类院校应该从商业经济、贸易经济到管理模式进行自我创新。最后,国际经贸学院杨青龙老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研究做简要概览,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现阶段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大好时机。
(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