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教授作专题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5月3日至4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在南京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及省教育厅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国内外9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参加大会。大卫·哈维、贝尔纳·斯蒂格勒、吴晓明、严书翰等国内外知名马克思研究学者参加会议并作专题发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梅景辉教授、党总支书记耿步健教授及刘希刚教授、陈云云博士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并参观了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的历史文献展。
5月4日上午,梅景辉教授受邀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分会场作了题为“‘文化意识’与‘话语权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性反思与建构”的专题发言。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代性语境下,虽然“文明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终结”的呼声影响着东西方各个国家思想格局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但不同意识形态的交融、交流与交锋总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更多突显的是“文化意识”与“话语权力”的交融与博弈,这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只有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中文化意识和话语权力的融合,才能够构建更加具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5月5日,耿步健教授、刘希刚教授还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并同参会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中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承办。
在为期两天的分论坛中,与会学者围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本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大会还特别安排四个高端专场,由中外著名学者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等议题进行了高峰对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