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南财要闻 > 正文
我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我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特等奖团队合影

出征仪式合影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举行。经网评初审、集中复审、现场答辩,我校学子表现优异,脱颖而出,在主体赛中获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获二等奖1项。这是我校首次于主体赛“科技发明制作”类别获国家级奖项,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在主体赛中斩获特等奖的财经院校。

经济学院参赛作品《谁来种粮?种粮主体积极性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机制研究》获主体赛特等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作品《用于储粮害虫防治的RNA生物农药创制》获主体赛三等奖;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参赛作品《智粮元界——大模型赋能的粮食杂质分割决策系统》《粮食医院——基于人工智能的粮食储藏健康诊疗系统》,分别获“揭榜挂帅”擂台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参赛作品《智能移动式农业服务与智慧决策系统》获“人工智能+”专项赛二等奖。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形成了“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实践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的五位一体竞赛育人模式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创业体系。自竞赛启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张利民、校长程永波多次关心赛事进展和作品准备情况,要求全校各部门加强协同、精心组织、精准服务,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人才、科研综合资源优势。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栋,副校长张炳深入学院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参赛作品并看望慰问参赛师生。校团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打造项目选题、团队组建、专家指导、专题辅导等“立体化”竞赛服务模式,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不断进行文本打磨、PPT设计、答辩演练,切实提升了项目参赛实力和竞争力。各相关学院及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密切合作、整合资源,构建以科创竞赛为抓手的产学协同育人体系,为竞赛最终成绩的取得奠定基础。

据悉,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全国2700多所高校、300多万名大学生的40余万件作品参赛。

(校团委 经济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