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财经高校教务处处长论坛暨数智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合影
5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主办、我校承办的全国财经高校教务处处长论坛暨数智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在仙林校区举办。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李海龙,E-MOOC联盟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汤火箭,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叶林祥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学院领导和专任教师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我校教务处处长朱红根主持。
开幕式上,徐庆处长表示,作为教育大省,江苏肩负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示范使命。近年来,江苏通过出台专项方案、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打造交叉学科专业群等举措,构建了完整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课程共建-基地共研-人才共育”产教融合模式,取得了积极进展。他提出三点建议:创新课程设计,构建“知识图谱+能力矩阵”;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沉浸式课堂;强化协同创新,实现技术研发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
叶林祥副校长表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校正积极推进“511工程”,构建分层分类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引入多模态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实现教学评价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重点关注AI时代的考核机制设计、教师角色转型以及跨学科协同创新等问题。我校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举措,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李海龙副秘书长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教育生态背景下,财经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携手共建共享财经教育课程资源库,搭建联盟知识共享平台;二是加速开发财经教育专用智能体,促进AI技术在教学各场景的全面应用;三是推动联盟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互鉴,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四是强化教师AI素养培训,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主题报告环节,汤火箭处长系统梳理了“联盟智能体平台”建设路径,展现了技术驱动下课程资源聚合的无限可能;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曹啸提出“财经类课程大模型”的构建框架,为知识生产与传播开辟了新范式;朱红根处长分享了我校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万建香介绍了联盟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探索跨校教研协同的新路径;北京百智享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唐小红从企业视角分享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的落地案例,提供校企合作新范式。
全国财经高校教务处处长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AIGC时代财经高校专业课程改造的困境与出路”“数智赋能,财经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推深做实‘安财新经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双千’计划背景下,产教融合创业投资微专业建设”“江西财经大学融通课建设探索与实践”等主题进行精彩分享。数智化教学培训工作坊中,与会专家围绕AI-DeepSeek教学辅助应用、AI+教学资源开发、AI+课程图谱构建、AI+经管数据案例研发、AI+智慧课程建设、AI+虚拟教研室建设等进行研讨。
(教务处 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