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召开2025年寒假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张利民书记讲话

我校召开2025年寒假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周治应邀作专题报告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分组讨论

会议现场
2月23日至24日上午,我校在仙林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2025年寒假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加强有组织科研,主动服务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南财大力量。全体校领导,全体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代表,教职工代表,特约监察员代表参加会议。
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周治应邀作了题为“加速新质技术转移 赋能科技园区发展”的专题报告。周治主任介绍了国家和江苏省关于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规定,并以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分享了重塑大学科技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周治主任表示,要牢牢把握政产学研协同与区域新质生产力跃升、科技园优化重塑与高校技转网络构建、概念验证与成果转化全链条载体拓展、技转人才培养与技术经理人团队建设等工作重点,着力实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赋能计划,全力支撑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勇从文件制定背景、工作方案依据、工作目标、建设任务等方面对《南京财经大学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实施方案》《南京财经大学智库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一一作了详细解读说明。人事处处长杨文建详细解读了《南京财经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的依据、思路和主要内容。
现场举行了南京财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张利民书记、方勇院长为技术转移中心揭牌,程永波校长分别与刘泱育副院长(主持工作)、黄健院长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会议分设五组开展讨论交流,与会人员围绕相关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胡唐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苇、教务处处长朱红根、研究生院院长沈永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唐培安、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健、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余泳泽、会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翔、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万绪才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本单位工作先后作交流发言。
张利民书记作总结讲话,就切实推动学校有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理解有组织科研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全体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有组织科研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思考、认识和把握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新征程上有效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紧紧围绕“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聚焦科技创新,强化有组织科学研究和有组织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南财智力支持。
二是要真抓实干,锚定重点,以务实举措持续推动有组织科研。全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拧紧责任链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定地做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有组织科研落到底、见实效。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专业建设,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真正形成“一院一班”人才培养特色,持续推进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新实践,积极探索新型国际化培养创新与实践。要紧跟时代步伐,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优势学科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拓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交叉融合人才培养。要发挥智力优势,切实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核心技术赋能粮食新质生产力,奋力抢占更多科技创新制高点,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要关注社会需求态势,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大学科技园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校地、校企、校校、校所、校厅局、校外”六大合作的要求,坚持以“一院一地”合作机制为依托,加大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力度,有序推动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推动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取得新进展。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做好海外人才引进工作。
三是要强化保障,凝聚合力,确保学校科研工作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要优化顶层设计,进一步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健全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形成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支持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学校有组织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要强化资源保障,聚焦大健康产品研发、“人工智能+”行动、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智库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有组织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张利民书记强调,全校上下一定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有利契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服务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南财大力量。
(党委宣传部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