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隆重召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暨科研工作会议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作重要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讲话

校党委书记陈章龙作报告

王开田副校长进行会议小结

鞠兴荣副校长宣读了表彰决定

大会现场 党委宣传部、校摄协供图
11月25日,我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暨科研工作会议在仙林校区大礼堂隆重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以来我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部署繁荣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任务。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我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全体教师,各学院(部)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参加会议。上午的会议由王开田副校长主持。
会上,校党委书记陈章龙首先作了《解放思想 务实创新 奋力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的报告。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社科研究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赢得广泛赞誉,特色研究领域逐渐彰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得以提升。陈章龙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同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紧密相关,要深刻认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努力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加强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彰显粮食安全研究特色;加强协同创新,拓展学科对外发展空间;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营造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陈章龙书记最后说,我校当前正处于加快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繁荣发展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教育厅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代表省教育厅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我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他在讲话中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又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创学校哲学社会工作的新局面;二是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为主要方式,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以现实重大需求为导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服务社会经济方面做出新贡献;四是以改进“三风”为突破口,即“净化学风、转变作风、改善文风”,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展现新的面貌。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在本次会议作了重要讲话。他系统介绍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以宏观的视野对未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他指出,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阵中具有主力军的历史地位,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到202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着力构建九大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团队协同攻关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研究项目体系;全方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支撑体系;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学术交流体系;健全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会议期间,鞠兴荣副校长宣读了学校《关于表彰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南财大校字[2012]55号):授予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科研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何干强、乔均、石奇、卞志村等4名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称号。与会领导还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了奖。
下午,会议继续围绕主题进行,鞠兴荣副校长主持会议。王开田副校长作了《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开创我校科研工作新局面》的报告,他总结了我校科研工作“十一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主要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要求,进一步明确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激发科研活力,浓厚学术氛围;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导向,实现特色博士点单位的突破;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基地和实验室平台建设;以建立多层次的科学协同创新支持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以深化政产学研一体化为推手,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推进“国际化”办学为引领,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对话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师资队伍;以端正学术风气为准绳,不断改进学术评价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重视学生科研指导和管理;以提升“三刊“质量为动力,积极推进名刊工程建设。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乔均、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永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秋辉、金融学院副院长卞志村分别在大会上谈了体会,他们围绕各自学院以及自身科研的情况,对近年来科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未来学科的建设与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另外,科研处处长胡荣华也对我校科研管理政策的部分修订作了说明。
鞠兴荣副校长为会议作了总结。他说,本次会议的召开是贯彻实施十八大提出的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精神的积极体现,上午张东刚副司长、殷翔文副厅长和陈章龙书记的报告均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及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午王开田副校长的报告又为我校今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设思路,他要求各学院会后应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组织老师领会好相关文件,并对科研管理政策的修订提出进一步建议,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委宣传部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