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新闻网
首页 > 南财要闻 > 正文
第十届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在宁举行

 

                                                                    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供图

12月22日,由南京市政府、我校和安徽省社科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在宁举行。省市有关领导、我校党委书记陈章龙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原校长徐从才、安徽省社科院副院长杨俊龙分别主持了论坛的主题发言和专题发言,我校王开田副校长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来自联合国和苏皖两地的专家学者及官员围绕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就新形势下南京都市圈深入合作的新举措和新思路进行了研讨。

陈章龙书记在致辞中说,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是苏南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南京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示范意义,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迄今已经举办十届,为协调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章龙书记希望南京都市圈城市现代建设应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南京都市圈现代化必须兼顾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必须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走向综合化,三是必须在开放兼容中构建科学考核指标体系。

论坛上,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围绕“都市圈城市化进程现代化示范指标”,联合国工业发展署环境管理司Peng Zhengyou围绕“UNIDO在中国和‘从摇篮到摇篮’的城市治理”,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蒋伏心围绕“科技创新提升宁镇扬产业升级”,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李程骅围绕“创新型服务业城市评价体系与建设路径”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与会代表认为,经过十年合作,南京都市圈已经逐步建立起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在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与国内其他都市圈相比,南京都市圈已经迈向民生一体化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南京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依靠产业发展,特别是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会代表建议,南京都市圈应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创新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增长中科技文化要素的贡献率。要不断创新都市圈合作机制,力争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四大领域合作不断突破,推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领域更高层次的一体化。要以民生一体化保障智力自由流动,构建特色鲜明、分工合理、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壮大都市圈经济规模,力争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南京都市圈又好又快地实现基本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等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党委宣传部  南京都市圈研究中心)